[实用新型]用于对称钢轨万能精轧机出口的导卫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5885.3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0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代文;张学斌;陈元福;王彦忠;冯伟;贾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6 | 分类号: | B21B3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马翠平 |
地址: | 61706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对称 钢轨 万能 轧机 出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轨轧制工艺中的装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轨万能精轧机出口的导卫。
背景技术
攀钢万能线是由德国西马克公司提供机械设备和部分产品工艺设计的一条生产线。攀钢生产的钢轨便是应用由西马克公司提供的轧制工艺生产的。在设计钢轨轧制工艺时,西马克公司选用ZG35CrMoV作为导卫材质,导卫形状被设计为托轨腰和轨头或仅托轨腰的方式。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西马克公司采用的用于万能精轧机的出口处的导卫的主视图和剖视图的主要部分。如图1所示,由精轧机轧制的钢轨4(见图2)在被轧制后经导卫装置被运输辊道3传送出去,其中,导卫装置包括上导卫1和下导卫2。如图2所示,万能精轧机(UF)(未示出)出口处的上导卫1采用托轨腰42的方式、下导卫2采用托轨腰42和轨头41的方式。上导卫1和下导卫2的材质均为铸钢35CrMoV。
从目前生产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导卫易粘附氧化铁皮,在钢轨腹腔容易形成划痕缺陷;(2)导卫对出钢控制作用较弱,轧件在辊道上的跳动剧烈,造成钢轨出钢侧5米以内的严重硬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粘附氧化铁皮并减少在钢轨的腹腔形成划痕的导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钢轨出钢平直、稳定,提高对出钢的控制作用的导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称钢轨万能精轧机出口的导卫,具有彼此相对地安装的上导卫和下导卫,上导卫和下导卫分别具有用于支撑轨腰的轨腰凸台,上导卫和下导卫的形状上下对称,并且都具有在轨腰凸台两侧的用于支撑轨头的轨头托台和用于支撑轨底的轨底托台,轨头托台的斜度与孔型斜度相同。
轨腰凸台、轨头托台和轨底托台的形状可分别与对称钢轨的轨腰、轨头和轨底的形状匹配。
当上导卫的轨腰凸台与轨腰之间的间隙S1和下导卫的轨腰凸台与轨腰之间的间隙S4相等时,上导卫的轨头托台与轨头之间的间隙S6、上导卫的轨底托台与轨底之间的间隙S2、下导卫的轨头托台与轨头之间的间隙S5和下导卫的轨底托台与轨底之间的间隙S3可相等,其中,S2=S3=S5=S6<S1=S4。
轨腰凸台、轨头托台和轨底托台可平直地延伸到导卫的远离轧辊的末端。
优选地,S2、S3、S5和S6在4mm至8mm的范围内,S1和S4在10mm至15mm的范围内。
上导卫的前端和下导卫的前端都可具有倾斜或弯曲的前尖,以使导卫形成喇叭口形状。优选地,前尖的长度在0至50mm的范围内,并且前尖的长度与钢轨的米重成正比。
导卫可由球墨铸铁形成。
通过应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卫,可有效地解决对称断面钢轨UF轧机出钢跳动形成硬弯以及出轨扭转问题,同时可保证轨腰不与导卫接触,从而可降低成品刮伤产生的几率。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示例性地示出一例的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西马克公司设计的用于对称钢轨万能精轧机出口的导卫的示意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线A-A截取的导卫的部分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对称钢轨万能精轧机出口的导卫的示意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B-B截取的导卫的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3和图4所示,对称钢轨4(见图4)在被精轧机轧制后经过导卫被运输辊道3传送出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钢轨万能精轧机出口的导卫包括沿着纵向(即,钢轨的传送方向)延伸一定长度的上导卫1和下导卫2。上导卫1和下导卫2被安装成彼此相对。
上导卫1用于引导钢轨4的一侧,并且除前端外可具有位于其中部的轨腰凸台12和位于轨腰凸台12两侧并与之连接的轨头托台11和轨底托台13。轨腰凸台12、轨头托台11和轨底托台13都沿着钢轨4的传送方向延伸。轨腰凸台11相对于轨头托台11和轨底托台13向下突出,其形状与钢轨的轨腰42的形状相匹配,以用于向下支撑钢轨4的轨腰42。轨头托台11和轨底托台13的形状则分别与钢轨的轨头41和轨底43的形状相匹配,以分别用于向下支撑钢轨4的轨头41和轨底43。
下导卫2的形状与上导卫1的形状上下对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通过设置轨头托台和轨底托台能够增强导卫对出钢的控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5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件时效处理设备
- 下一篇:滚筒整体可拆式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