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4964.2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沈茂全;杨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科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海庆 |
地址: | 521031 广东省潮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锅。
背景技术
蒸锅是一种传统的厨房用具,一般由锅体、锅盖和数个带蒸汽孔的格层蒸笼构成,使用方便,蒸制食物还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所以蒸锅深受人们青睐,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厨具之一,也是餐饮行业的必备用品。然而,上述的传统蒸锅通常功能单一,只能进行食物的蒸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既具备传统蒸锅的蒸煮功能,还能用于煲汤并实现汤料分离的多用蒸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蒸锅,包括锅体、与锅体配套的锅盖和内置于锅体的蒸格;锅体的内壁圆周上均匀设有分立的承载凸起;蒸格的外口的边缘加工为倒“L”形,并且边缘对应于凸起设有缺口;蒸格能够卡架在凸起上或通过缺口穿过凸起进入或提离锅体底部。
本实用新型蒸锅用于蒸制食物时,将食物放在蒸格内,将蒸格外口边缘的缺口相对于于内壁凸起向左或向右旋转,将蒸格卡架在承载凸起上,盖上锅盖即可,方便快捷;当用于煲汤时,将煲汤食材放在蒸格里,使蒸格外口边缘的缺口对准内壁的凸起,将蒸格通过缺口穿过凸起顺着内壁放入锅底;汤煲好后,同样将蒸格外口边缘的缺口对准凸起,顺着内壁向上提离蒸格,即可实现汤料分离,省时省力,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锅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蒸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蒸锅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蒸锅包括锅体1,与锅体1配套的锅盖3和内置于锅体1的蒸格2。其中,锅体1的内壁圆周上均匀设置有一层分立的承载凸起4;蒸格2的外口6的边缘加工为倒“L”形,并且倒“L”型边缘对应于凸起4设有缺口5;蒸格2外口6的直径小于锅体1的内径,但大于凸起4形成的平面的直径,因此蒸格2能够内置于锅体1,通过外口6卡架在承载凸起4上;又因为外口6的边缘对应于凸起设置了缺口5,蒸格2可以通过缺口5穿过凸起4进入或提离锅体1底部。
使用蒸制功能时,将锅体1加水,将蒸格2外口6边缘的缺口5对应于凸起4向左或向右旋转,使蒸格2卡架在承载凸起4上。使用煲汤功能时,将食材放入蒸格2,使蒸格2的外口6边缘的缺口5对准内壁的凸起4,将蒸格2穿过凸起4顺着内壁放入锅底;煲好后,同样将蒸格2外口6边缘的缺口5对准凸起4,顺着内壁向上提离蒸格2,即可实现汤料分离。例如煲制骨汤时,将骨头放在蒸格2里,使外口6边缘的缺口5对准凸起4,将蒸格2穿过凸起4放入锅底,煲好后将缺口5对准凸起4向上提起蒸格2,就可将骨头与汤分离。
本实用新型蒸锅中,蒸格2的个数至少为一个,可以配置多个蒸格,根据蒸制食物的数量选择蒸格的数量。与此对应,承载蒸格2的凸起4至少为一层,根据蒸格2的数量设置凸起4的层数。凸起4的形状不限,一般为圆点状、细条形或多面体形,凸起4的尺寸以沿竖直方向高2-2.5MM,沿水平方向宽2-2.5MM为佳。
本实用新型蒸锅中,蒸格2配置了蒸格耳7,蒸格耳7活动嵌接于蒸格2外口6的内壁处,用于提拎蒸格2,将蒸格2放入锅体1或者从锅体1中取出。蒸格耳7的设计使蒸格2的放入及提取方便卫生,而且由于蒸格耳7与蒸格2之间为活动连接,可根据实际烹饪需要决定放置蒸格耳7的位置,抬起、倒置、平躺均可,使用方便。
当然,本实用新型蒸锅还可配置含有不同密度的蒸汽孔的蒸格2,以满足蒸煮要求,尤其是满足不同形状大小的煲汤食材的分离需要。
本实用新型蒸锅设计新颖独特,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是一种既具备传统蒸锅的蒸煮功能,还能用于煲汤并实现汤料分离的多用蒸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科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科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4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