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便携式产气加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4558.6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4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铎葆;陈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铎葆 |
主分类号: | A61M5/155 | 分类号: | A61M5/155;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便携式 加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为输液器提供动力或持续供氧的便携式产气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静脉点滴所采用的输液器有2种:一种是重力悬挂式,一种是加压式。重力悬挂式输液器主要局限用于医院,对诊疗条件要求高,可移动性差,空间高度要求高,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陪护人员的看护,导入的空气经过药液容易污染药液或带入病菌,使用过程中,各种病人往往聚集在一狭小的诊疗室内,尤其是在呼吸道等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更易引起交叉传染;同时输液瓶悬挂高度不足时易引起严重的血液回流;野外救护和野战条件下很难满足充分输液的条件。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加压式输液器多采用手挤气囊加压输液,但费时费力,需专人看护,对危重病人无法使用,不能给多瓶药液连续加压,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低,不彻底排液,携带不便;也有人设计采用机械弹簧装置挤压药液容器加压,设备复杂,构件较大,成本高,也不易调节和控制,可操作性和稳定性差;另外也有人设计用电作为能源驱动电机来完成输液,但在停电或没有电源的野外或旅途中无法使用,造价高,可移动性差,安全性差,可行性低,携带也不方便;用电池驱动电机实施输液,成本高,电池容量有限不能满足连续输液的需要,废弃电池有污染,输液管路消毒困难。
在目前加压输液过程中,现行的输液加压装置往往存在费用高,不能给药液连续加压,使用较局限,另外需要陪护人员,携带不便,操作程序复杂,不能完全排尽药液等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小巧、安全、方便、价廉、可反复使用等特点的便携式加压装置,通过可调持续产气加压装置为输液提供动力完成输液,适用于临床治疗中输液的各种要求,如野外救护,运输途中,减少陪护,减少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的交叉感染,输液时欲下床活动或大小便以及各种患者体位改变等情况,也是一种预防诊疗场所呼吸道交叉传染的工具,也可用于登山人员和临床患者吸氧以及各种实验中持续供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加压输液的动力问题和便捷供氧,克服现有的装置随身携带不便,不能连续提供压力,不彻底排液、体积较大,操作程序复杂,价格昂贵等困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供加压输液的便携式可调产气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连续供氧和给多瓶输液管路提供动力,价格低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产气加压装置,它包括:可调变速齿轮盒(4),内箱(5),刺轴A(6),刺轴B(7),柱状药囊(8),药囊带(膜)(9),内导气管(10),外导气管(11),齿轮轴(12),固定轴(13),缓冲箱(14),内排气孔(12),外排气孔(13)组成。
装置中的外箱(17)是长方形的容器,容器壁由硬质材料制成,内装齿轮盒(4)、内箱(5)、缓冲箱(14)及内导气管(10),外接外导气管(11)和两侧的固定环(28)。
装置中的可调变速齿轮盒(4)与齿轮轴(12)相连,齿轮轴(12)向前延伸进入内箱(5),通过连接槽与药囊带(9)相连,发条(15)提供动力驱动齿轮轴(12)旋转,引起药囊带(9)缠绕在齿轮轴(12)上,并通过调速装置调节齿轮轴(12)转动速度。
齿轮盒(4)与内箱(5)及缓冲箱(14)的相对位置可因柱状药囊(8)内药粒(30)的物质以及内箱(5)中的反应介质物(20)不同可以改变。
齿轮盒(4)与内箱(5)及缓冲箱(14)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以下两种优选实施方式:
1)图1表示本发明装置的一种立式优化实施方式,其特征是齿轮盒(4)位于外箱(17)底部的一侧,内箱(5)位于齿轮盒(4)的另一侧,固定轴(13)、刺轴和齿轮轴(12)平行内箱(5)的底面,外导气管(11)垂直于齿轮轴(12),缓冲箱(14)位于外箱(17)的上部,缓冲箱(14)下与齿轮盒(4)相邻,刺轴固定于内箱(5)两侧壁上。
2)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另一种卧式优化实施方式,其特征是缓冲箱(14)和齿轮盒(4)在内箱(5)上部,缓冲箱(14)与齿轮盒(4)左右相邻,齿轮轴(12)垂直于内箱(5)的底面,外导气管(11)平行于齿轮轴(12),缓冲箱(14)位于外箱(17)的上部,刺轴固定于内箱(5)上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铎葆,未经陈铎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45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