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纤双向非对称速率的光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2910.2 | 申请日: | 200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1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树晓;沈剑安;倪国栋;董大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2 | 分类号: | H04B10/12;H04B1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对称 速率 光通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纤双向非对称速率的光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光通信模块例如1X9、SFP、SFF、GBIC等,其通信速率均遵循同步光纤网(SONET)的标准要求,即由OC-1、OC-3、OC-12、OC-24、OC-48等光载波级构成。其共有的特点是接收和发送是按对称速率使用。将上述相应模块与串行/解串行芯片配合使用,构成典型的光通信设备。
传统的光通信设备的工作方式为:上行速率为1.25Gbps,工作波长λ1=1310nm,FP激光器;下行速率为1.25Gbps,工作波长λ2=1550nm,DFB激光器;当光传输距离小于20公里时,要克服光纤的衰减和色散特性对正常通信的影响,无论工作波长λ2=1550nm处于上行还是下行,都要使用DFB激光器才能保证设备的通信正常。
上述的光通信设备在大多数的通信系统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工业领域其承载的信息量却是非对称的,即大量的信息传送到主控中心,而回传的信息却非常少。在单纤双向的应用中,由于色散的问题采用了DFB激光器,但采用DFB激光器势必造成成本的大幅增加;同时大量的空闲数据势必造成光链路的稳定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纤双向非对称速率的光通信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设备成本高且稳定性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单纤双向非对称速率的光通信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单工的上行串行器、单工的上行解串器、单工的下行串行器、单工的下行解串器、第一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和第二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所述第一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与所述单工的上行串行器、单工的下行解串器、第二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还与所述单工的上行解串器、单工的下行串行器分别连接;在上行方向,所述第一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接收所述单工的上行串行器发送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到第二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所述第二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将数据发送到所述单工的上行解串器;在下行方向,所述第二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接收所述单工的下行串行器发送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到第一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所述第一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将数据发送到所述单工的下行解串器;上行方向与下行方向采用独立的数据传输速率。
优选地,上行方向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25Gbps。
优选地,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速率为52Mbps。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和第二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中,均采用FP激光器。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和第二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中,上行方向采用工作波长为1310nm的FP激光器。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和第二非对称单纤双向光模块中,下行方向采用工作波长为1550nm的FP激光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单纤双向非对称速率的光通信设备的上下行传输的速率不同,因此有效地提高了传输效率,从而避免了大量的无用数据的传输。传输速率的降低增加了传输距离,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上下行方向都采用了FP激光器,避免使用昂贵的DFB激光器,从而降低了器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单纤双向非对称速率的光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上行发送高速数据传输,2为上行接收高速数据传输,3为下行接收低速数据传输,4为下行发送低速数据传输,5为上行发送高速数据传输的光波长λ1,6为下行发送低速数据传输的光波长λ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2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面料的整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缝纫机直驱式电机的改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