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气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2568.6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6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勇;朱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8 | 分类号: | F01M11/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器采用旋风式或滤芯式,旋风式油气分离器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布置方便,缺点是分离效率低,压力损失大;滤芯式油气分离器的优点是分离效率较高,布置较方便,缺点是压力损失较大,滤芯需定时更换。但随着法规的越来越严格,以上两类油气分离器无法完全满足欧V、欧VI排放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旋风式或滤芯式油气分离器,存在分离效果差、压力损失大,并且无法满足欧V、欧VI排放标准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气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气分离器,包括所述油气分离器包括进气口、主体部分和出气口等,所述主体部分内部设有转子。
所述进气口设在所述主体部分的顶部,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侧部。
所述主体部分的底部设有驱动机油道,所述驱动机油道内的设有高压机油,所述高压机油驱动所述转子转动。
在所述转子和驱动机油道下部设有回油道。
所述转子为离心式转子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旋风式或滤芯式油气分离器,存在分离效果差、压力损失大,并且无法满足欧V、欧VI排放标准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油气分离器是机油驱动的离心式油气分离器,利用离心力的原理将油气混合气中的油有效分离,提高分离效率,满足不断严格的法规要求,具有分离效率高、压力损失低、可靠性高、布置较方便等优点,能满足欧V、欧VI排放要求,能降低机油消耗量。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进气口;2为转子;3为出气口;4为驱动机油道;5回油道;
表示混合气的走向表示分离后油颗粒的走向
表示分离后气体的走向表示主油道机油的走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气分离器,包括所述油气分离器包括进气口1、主体部分和出气口3等,所述主体部分内部设有转子2;所述进气口1设在所述主体部分的顶部,所述出气口3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侧部;所述主体部分的底部设有驱动机油道4,所述驱动机油道4内的设有高压机油,所述高压机油驱动所述转子2转动;在所述转子2和驱动机油道4下部设有回油道5;所述转子2为离心式转子2结构。
发动机主油道中的机油通过油气分离器与主油道相通的油道进入油气分离器内部,该机油驱动油气分离器内部的转子2运转。从曲轴箱中排出的混合气体通过油气分离器进气口1进入,油气分离器的转子2在高压机油的作用下高速旋转,在转子2的离心力作用下,混合气中的油颗粒被甩到分离器内壁上,顺着内壁通过回油通道回流到曲轴箱内,分离出的干净气体从油气分离器出气口3进入进气系统。
发动机主油道中的机油通过油气分离器与主油道相通的油道进入油气分离器内部,此机油压力较高,能驱动油气分离器内部的转子2运转。从曲轴箱中排出的混合油气通过油气分离器进气口1进入,在转子2的离心力作用下,混合气中的油颗粒被甩到油气分离器内壁上,该内壁也起冷凝作用,冷凝下来的油颗粒顺着内壁通过回油通道回流到曲轴箱内,分离出的干净气体从出气口3进入进气系统。这样,相对干净的气体进行二次燃烧,排放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25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柴油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 下一篇:垃圾站或垃圾箱的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