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光缆室外接续箱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1827.3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492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付克胜;闫希林;许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电力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61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光缆 室外 接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室外光缆接续安装所使用的一种设备,具体地说是在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的开关区,将从站外进入站内的电力特种光缆与站内进场光缆进行接续的一种设备。
背景技术
OPGW光缆、ADSS光缆等利用高压输电线路杆路资源的电力特种光缆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力特种光缆均随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在进入变电站后需要与变电站内的进场普通光缆进行转接接续。目前,变电站室外的光缆接续装置均安装在高压开关区的构架上,对安装施工和运行维护极不方便,距离高压带电设备较近,通信人员在安装施工和运行维护时的危险性大。同时光缆接续装置及余缆捆扎在构架上也不整齐规范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提供一种电力光缆室外接续箱,利用接续箱在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的开关区,将从站外进入站内的电力特种光缆与站内进场光缆进行接续,以取代原有的接续方式,使电力特种光缆在进入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以后的安装施工、运行维护更安全、更便捷,同时也更美观整齐。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电力光缆室外接续箱的结构特点是设置立体框架,在立体框架的各侧部分别设置有门扇,各门扇的左侧安装有门锁;在立体框架的内部,位于背部框架的不同高度上分别设置支架,光缆接头盒和余缆架分别固定设置在处在不同高度上的各支架上;立体框架的底部设置有通孔。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本实用新型完成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电力光缆的室外接续安装,可取消传统的安装方式,其工艺美观与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和谐统一,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安全性、提高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使得在施工和运行中光缆不易损伤、施工方法简单;由于电力光缆室外接续箱可保持接地,同时距离地面可以有一定的高度,是与场内一致的高度,因此具有防潮和防电腐蚀强度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立体框架、2门扇、3门锁、41上层支架、42下层支架、5光缆接头盒、6余缆架、7固定通孔。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设置立体框架1,在立体框架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顶板和底板,在立体框架1的四周,分别设置各门扇2,以此构成箱体;按照设计规范,在各门扇2的左侧安装有门锁3;在立体框架1的内部,位于背部框架的不同高度上分别设置有上层支架41和下层支架42,光缆接头盒5和余缆架6分别固定设置在上层支架41和下层支架42上;在立体框架1的底板上设置通孔7,该通孔7用于箱体在基础上的固定。
安装时,选择就近的主电缆沟,首先将箱体通过通孔7固定在基础上,进入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的光缆及站内光缆均通过电缆沟引入箱体内。
在箱体外部,将各方向光缆进行熔接,并固定在光缆接头盒6内,然后再将光缆接头盒6安装在光缆接续箱内的上层支架41上,将余缆架6安装在接续箱内下层支架42,将多余的光缆盘在余缆架6上,并悬挂光缆标示牌、绑扎牢固。将各门扇2通过铰链安装在立体框架1上,再锁好门锁、封堵电缆沟与光缆接续箱之间的沟槽、安装光缆接续箱标示牌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电力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电力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1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广角百万像素车载镜头
- 下一篇:雨量实时监测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