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锭双面铣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1814.6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510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田磊;吴昌保;孙晓林;潘章桐;陈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14 | 分类号: | B23C3/14;B23Q17/24;B23Q5/3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百智 |
地址: | 241008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铣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铜锭双面铣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铜加工行业中,拉铸出铜锭后,铜锭表面质量较差,需进行铣面以供后续加工。目前铜锭加工采用双面铣削装置,其包括包括支撑铜锭的传送辊两侧的铣削架、每个铣削架的丝杆端部分别具有摇臂机构,由于铜锭较长,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弯曲现象,需要人员观察铜锭表面铣削情况进行铣面量调节,铣面量调节是通过摇臂带动丝杆旋转,从而推动铣削机构前进或后退,达到调节铣削量的目的,铜锭较长,设备所配备的传送辊道长度就较长,单人无法有效的进行两边的操作,所以需要两名操作人员站在设备两边进行控制,这样不仅会增加劳动力成本,更主要的是车间内操作工人活动区域的面积较大,不利于车间的格局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锭双面铣削装置,该种铜锭双面铣削装置不仅可降低劳动力成本,而且可减小车间内操作工人活动区域的面积,方便车间的格局布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锭双面铣削装置,包括支撑铜锭的传送辊两侧的第一铣削架和第二铣削架、第一铣削架的丝杆端部具有第一摇臂机构,所述的第二铣削架的丝杆端部设置有转向操作机构,该转向操作机构具有与第一摇臂机构处于同一侧的操作摇把,第二铣削架的旁侧设置有反光镜机构。
所述的转向操作机构包括固接于第二铣削架丝杆端部的小齿轮、小齿轮旁侧的大齿轮、传动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链条、传动杆、固定传动杆的支撑架和操作摇把,所述的大齿轮固接于传动杆的一端,所述的操作摇把固接于传动杆的另一端。
所述的第一铣削架的上方设置有透明的护栏架。
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锭双面铣削装置采用这样的结构,一名操作人员就可以完成对铜锭的两面铣削,不仅可降低劳动力成本,而且可减小车间内操作工人活动区域的面积,方便车间的格局布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锭双面铣削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锭双面铣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铜锭;2、第一铣削架;3、第一摇臂机构;4、操作摇把;5、传动杆;6、支撑架;7、护栏架;8、传送辊;9、反光镜机构;10、大齿轮;11、链条;12、小齿轮;13、第二铣削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铜锭双面铣削装置,包括支撑铜锭1的传送辊8两侧的第一铣削架2、第二铣削架13、第一摇臂机构3、转向操作机构、反光镜机构9和透明的护栏架7,转向操作机构包括固接于第二铣削架13丝杆端部的小齿轮12、小齿轮12旁侧的大齿轮10、传动小齿轮12和大齿轮10的链条11、传动杆5、固定传动杆5的支撑架6和操作摇把4,大齿轮10固接于传动杆5的一端,操作摇把4固接于传动杆5的另一端,操作摇把4与第一摇臂机构3处于同一侧,反光镜机构9布置于第二铣削架13的旁侧,透明的护栏架7布置于第一铣削架2的上方,使站在第一铣削架一侧的操作人员能观察到第二铣削架一侧的铜锭铣削状态。这样,一名操作人员就可以完成对铜锭的两面铣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1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端面磨床
- 下一篇:一种锻造操作机的夹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