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屏蔽型机车车辆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1610.2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268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龙;汤永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龙电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3/3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383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屏蔽 机车车辆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车辆电缆,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屏蔽型机车车辆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由于其敷设环境的特殊性,需要电缆具有耐高温、耐油、阻燃和防电磁干扰等性能。传统电缆材料采用的用辐照交联聚烯烃电缆,由于存在以下问题而不能满足机车车辆用电缆的发展要求。
①交联聚烯烃类材料耐温一般不超过125℃;②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的机械抗张强度性能较低;③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的电气性能差,且易吸水,遇水电性能下降明显;④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不容易通过单根绝缘线芯垂直燃烧试验;⑤耐油性很差,较难满足机车车辆的耐油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屏蔽型机车车辆电缆,其具有耐油、耐热、耐老化、阻燃、耐弯曲、环保、防电磁干扰以及柔软等特性,以适应机车车辆恶劣的环境,并能具有环保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性能屏蔽型机车车辆电缆,导体由多根镀锡铜丝绞合形成,在导体上挤包聚醚酰亚胺制成的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线芯绞合形成缆芯并在缆芯间隙设置填充层,在缆芯和填充层外依次绕包包带层、镀锡铜丝编制屏蔽层、挤包以聚醚酰亚胺为材质的护套层形成电缆。
所述导体为镀锡铜丝的束绞或股绞复合结构,导体束绞绞合节径比为14-18,股绞节径比为12-14,镀锡铜丝的单丝直径为0.2-0.5mm,导体和屏蔽层所用的单根镀锡铜丝断裂伸长率不少于15%。
所述包带层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带。
所述缆芯为2-48芯。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柔软性,适应机车电缆弯曲半径小的要求,弯曲半径不大于电缆外径的2-4倍,有利于电缆敷设安装;
2、本实用新型的成品电缆耐温等级达到130-150℃,提高了电缆的载流量和电缆过载能力;
3、本实用新型中的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采用聚醚酰亚胺(PEI),有效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聚醚酰亚胺(PEI)是以芳酰亚胺和芳醚为单元的重复,其在高温下的高强度是由刚性的酰亚胺单元提供的,同时醚键提供了链柔软性,使其有良好的熔体可加工性能和流动性。通过对聚醚酰亚胺(PEI)材料性能分析,该材料具有以下优良性能:
优良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完全满足低压电缆的要求;
a)优良的耐辐射性能,耐辐射剂量为4000kGy,远高于核电站所需要的850kGy;
b)良好的阻燃性能,氧指数达48,远高于普通阻燃材料;
c)具有良好的低烟密度,环保性能完全满足欧盟环保指令要求;
d)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能,能耐矿物油、酸碱、臭氧等化学物质;
e)具有耐高温性能,额定工作温度达130℃~150℃。
4、考虑到电缆需柔软性,采用镀锡铜丝高密度编织,一方面提高屏蔽效果,一方面(与其他类屏蔽结构相比)提高了电缆的柔软性;
5、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满足低烟、阻燃、耐油、耐温、无卤环保等机车电缆的要求;
6、本实用新型具有耐矿物油,又耐燃料油,阻燃氧指数达到48。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芯型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体;2绝缘层;3填充层;4包带层;5屏蔽层;6护套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非限定实施例如下所述:
实施例:图1所示,本实施例以四芯电缆为例,导体1由多根镀锡铜丝绞合形成,在导体上紧密挤包聚醚酰亚胺(PEI)制成的绝缘层2构成绝缘线芯,四根绝缘线芯绞合形成缆芯并在缆芯间隙设置填充层3,在缆芯和填充层外依次绕包包带层4、镀锡铜丝编制屏蔽层5、挤包以聚醚酰亚胺为材质的护套层6形成电缆。
具体实施中,导体1为镀锡铜丝的束绞或股绞复合结构,导体束绞绞合节径比为14-18,股绞节径比为12-14,镀锡铜丝的单丝直径为0.2-0.5mm,导体和屏蔽层所用的单根镀锡铜丝断裂伸长率不少于15%;镀锡铜丝编织角在35-55度之间。包带层4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缆芯可设置为2-48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龙电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龙电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1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TFT液晶屏显示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亮度液晶室外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