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操作编程器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1175.3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7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军;李代万;王大志;赵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维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9/00;F42D5/00;F42C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识别 技术 操作 编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工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操作编程器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爆破领域里,雷管传统上分为利用针刺、撞击、摩擦、火焰等机械或热作用触发和利用电能触发两大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雷管发展迅速,新产品开发异常活跃,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数码电子雷管,标志着工业雷管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水平。
数码电子雷管是一种可以随意设定并准确实现延期触发点火时间的新型智能雷管,其本质在于其由一个微型电子芯片控制,与普通电雷管相比不仅大大提高了延时精度,而且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误引爆的情况。数码电子雷管系统一般由起爆器、编程器、数码电子雷管三部分组成;现有应用中,用于与起爆器或雷管进行数据通信和编程的编程器,在操作前,通常未进行身份认证,对操作人员资格进行审核,任何人均可使用编程器,存在非法操作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操作编程器的系统,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操作人员的人脸图像数据及对应的个人信息;
人脸识别模块,用于采集并识别人脸图像数据并根据识别结果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
主控模块,用于接收人脸识别模块发送的控制命令,并作出相应响应;
人脸识别模块包括:
人脸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数据;
搜索识别单元,用于搜索存储模块中已存储的人脸图像数据,并与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比对,发送识别结果;
判断单元,根据搜索识别单元发送的识别结果,判断操作人员是否合法,若是,则发送启动编程器的控制命令,若否,则发送编程器待机的控制命令。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用于为系统提供供电功能。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通讯模块,用于与起爆器或者雷管进行通讯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主控模块输出的内容和输入操作要求。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按键模块,用于人机交换接口,及信息输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首先,本实用新型中在操作编程器前,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发送识别结果。根据识别结果判断操作人员是否合法,若是,发送编程器接受操作请求的控制命令;若否,发送编程器待机的控制命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操作编程器不进行身份认证导致的非法操作的安全隐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操作编程器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操作编程器的系统结构,所述系统包括:
存储模块35,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操作人员的人脸图像数据及对应的个人信息;
操作人员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操作人员名称、操作编程器的权限。
人脸识别模块34,用于采集并识别人脸图像数据并根据识别结果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34,还包括:
人脸图像采集单元341,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数据;
搜索识别单元342,用于搜索存储模块35中已存储的人脸图像数据,并与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比对,发送识别结果;
判断单元343,根据搜索识别单元342发送的识别结果,判断操作人员是否合法,若是,则发送启动编程器的控制命令,若否,则发送编程器待机的控制命令。
主控模块31,用于接收人脸识别模块34发送的控制命令,并作出相应的响应;
通讯模块37,用于与起爆器或者雷管进行通讯。
电源模块36,用于提供供电功能。
显示模块32,用于显示主控模块输出的内容和输入操作要求。
按键模块33,用于人机交换接口及信息输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维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维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11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纯水机测量控制装置
- 下一篇:带笔筒的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