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式电子音乐门铃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0162.4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9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智新 |
主分类号: | G08B3/10 | 分类号: | G08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建秋 |
地址: | 113008 辽宁省抚***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电子音乐 门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铃,特别是一种以计数敲门次数方式开启的振动式电子音乐门铃。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子音乐门铃产品都是在门外安装不同形式的按钮开关来控制门铃声响开启,门铃启动的形式单一,且门铃的按钮暴露在室外,容易发生人为的破坏或拆毁,按钮使用时间一长,还会因磨损而失灵;另外,按钮的安装高度使门铃的使用受到限制,来访者是坐轮椅的残疾人或小朋友时,将无法通过按压按钮启动门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振动式电子音乐门铃,该种门铃不易损坏,便于操作,以计数敲门次数的方式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由音乐集成模块、放大器和扬声器组成的音乐放大模块,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放大整形模块、计数集成模块和延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置于安装在门上的传感盒内,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敲门振动波和声波经放大整形模块转变为脉冲电信号接入计数集成模块计数敲门次数,计数集成模块分别与音乐放大模块和延时模块相连接;
上述振动式电子音乐门铃中,所述压力传感器采用压电陶瓷片;
上述振动式电子音乐门铃中,所述计数集成模块采用CD4017芯片。
相比于现有的门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敲门振动波和敲门声波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用计数敲门次数方式来控制电子音乐门铃声响开启,操作方便,来访者不受身高的限制即可开启门铃;无需在门外安装任何形式的开关,门铃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采用延时模块可解决累计计数门铃误响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式电子音乐门铃的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式电子音乐门铃包括信号接收模块1、放大整形模块2、计数集成模块3、延时模块4和音乐放大模块5,信号接收模块1经放大整形模块2接入计数集成模块3,计数集成模块3分别与音乐放大模块5和延时模块4相连接。信号接收模块1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置于安装在门上的传感盒内,来访者敲门时所产生的振动波和敲门声波由传感放大电路接收放大整形为脉冲电信号送至计数集成模块3计数,经计数集成模块3计数并顺序在各个脚输出高电平,用顺序输出的第四次高电平,去触发音乐集成模块开关触发端,使音乐集成模块工作,扬声器发出声响,音乐集成模块工作扬声器发出声响的同时用音乐集成模块输出的高电平送至计数集成模块3清零端,使计数集成模块3清零重新计数,用延时模块4解决累计计数门铃误响问题,敲门第二次、三次时延时模块4得到供电延时开始,在设定时间内,敲门振动波及声波达不到四次,延时模块4自动输出高电平至计数集成模块3清零端,使计数集成模块3重新计数,同时延时模块4停止工作。理论设计在一定时间内敲门达到四次,电子音乐门铃开启发出声响,由于敲门用力大小不同和传感盒距敲门点不同,传感器所接收到的敲门振动波频率经放大整形模块2所产生的时钟脉冲频率不一致,故设计电路控制门铃在三至四次敲门时响起。本实用新型电路由三伏直流供电,静态电流50微安以内,动态电路70毫安以内,电路简单,元器件少,造价低,节电。
振动式电子音乐门铃电路中电阻R1、电阻R2、YF-27型压电陶瓷片S、三极管V1、电阻R3、电容C1组成传感接收放大整形电路由三极管V1的基电极输出脉冲信号至IC1计数集成电路CD4017脚14输入端CD4017开始计时。由电阻R4、电阻R5、电容C2、三极管V2组成三秒钟延时电路,在三秒钟时间内IC1计数集成电路CD4017脉冲输入端接收二次至三次脉冲信号时,在IC1计数集成电路CD4017脚2或脚4顺序输出高电平给延时模块4供电,三秒钟后三极管V2导通基电极输出高电平至CD4017清零端脚15使计数集成电路计数清零重新计数,三秒钟时间内CD4017脉冲输入端14接收四次脉冲信号CD4017脚7输出高电平经三极管V3放大至扬声器发出叮咚铃声,IC2音乐集成电路开启输出高电平时经二极管D3给CD4017清零端脚15高电平,使计数集成模块3计数清零重新计数。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智新,未经李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01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