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伸展手、足部的肌肉训练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69888.6 | 申请日: | 2009-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9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蔡政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23/035 | 分类号: | A63B23/035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万学堂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伸展 足部 肌肉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尤指一种可提供使用者的手部握持及足部踩踏,用以同时达到手部与足部肌肉的确实伸展及锻炼的肌肉训练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于健康日益重视,市面上发展出各式各样的健身商品,提供人们在工作之余,在室内即能方便的运动,进而得以维持身体的各项机能处于良好状态。
现有技术的健身商品以模拟真实运动状态或重力训练为主要设计,如跑步机、踏步机或举重机等等,且大多仅提供使用者单一身体部位的运动,而无法提供使用者同时进行不同身体部位的运动,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此类运动器材的使用及经济价值已不符合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展手、足部的肌肉训练器,其可提供手部操作握把带动连杆组件,并同时使脚部可进行朝向两外侧或内侧的伸展运动,进而达到肌肉训练的目的。
为达到前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可伸展手、足部的肌肉训练器,其包括有主支架、连杆组件、弹性件、座椅、握把、踏板以及轮子,其中:
该主支架前端具有一主支杆,该主支杆顶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副支杆,底端连接有导杆,该两副支杆与该导杆朝向后端延伸,导杆形成有一滑槽;
该连杆组件具有主动杆、连动件、连接杆、两内连杆以及两外连杆,该主动杆枢接于两副支杆间的中段处,且主动杆底端枢接有该连动件,连动件另一端枢接有该连接杆,连动件与连接杆枢接端下方设有滑动件,该滑动件设置于滑槽内,使得滑动件可于滑槽内移动,连接杆枢接于内连杆座上,内连杆座两端枢接有内连杆,内连杆的另端连接至外连杆座下方,一外连杆两端分别枢接于外连杆座与脚座所设的枢接座;
该弹性件连接于主支架后端与内连杆座上;
该座椅安装于两副支杆的后段处;
该两握把突伸于主动杆顶端;
该两踏板分别设置于外连杆座上;
该两轮子分别设置于外连杆一端且位于踏板下方。
所述的可伸展手、足部的肌肉训练器,其进一步包括有一固定带,该固定带连接于主动杆顶端。
所述的可伸展手、足部的肌肉训练器,其中该弹性件为一弹力图。
所述的可伸展手、足部的肌肉训练器,其中:该主支架后端具有一脚座,该两副支杆另一端固定于该脚座上;该外连杆另一端枢接于脚座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伸展手、足部的肌肉训练器,可以获得的优点及功效在于:提供手部与足部同时达到运动效果,且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伸展动作,可提供身体的伸展性,且肌肉亦可得到训练,进而达到良好体态的维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杆与滑动件局部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主支架 11、主支杆
12、副支杆 13、导杆
131、滑槽 14、脚座
141、枢接座 20、连杆组件
21、主动杆 22、连动件
23、连接杆 231、滑动件
24、内连杆 241、内连杆座
25、外连杆 251、外连杆座
30、弹性件 40、座椅
41、调整架 50、握把
60、固定带 70、踏板
80、轮子 90、枢接件
100、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伸展手、足部的肌肉训练器,其包括有一主支架10、一连杆组件20、一弹性件30、一座椅40、两握把50、一固定带60、两踏板70以及两轮子80,其中:
该主支架10前端具有一主支杆11,后端具有一脚座14,该主支杆11顶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副支杆12,底端连接有一导杆13,该两副支杆12与该导杆13朝向后端延伸,且两副支杆12另一端固定于该脚座14上,较佳实施例的副支杆12呈一倾斜角度设置,导杆13形成有一呈轴向的狭长滑槽131,脚座14两侧可分别设置有一枢接座1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伟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9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