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茶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8870.4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9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旭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沏茶器,尤其涉及一种方便茶勺。
背景技术
人们的日常饮品中,茶水是很常见的一种饮品,人们在泡茶的过程中,也有很多讲究,但是,一般情况下,人们泡茶的流程,基本都是先加茶叶,再倒茶水,等水喝干后,再续水,这种方法冲泡普通茶叶很方便,但茶叶会浮在水面,影响喝茶,还有一些耐泡茶,本来就应该分几次泡,且每次泡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浓度太高影响口感,例如普洱,由于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无法分次冲泡,导致茶汤过浓,续水时又太淡,还有一些限时冲泡的茶叶,由于冲泡时间短,泡出的茶汁在水里扩散不均匀,若要将茶、水分开,只能取出茶或取出水,这样容易把桌面弄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可方便的分次冲泡茶叶,起到滤网和茶汁搅拌作用,并不会弄脏桌面的方便茶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方便茶勺,包括勺柄,所述勺柄主要由拉杆式伸缩结构的内杆和外杆构成,内杆末端设有一容器盒,所述容器盒由上盒体、下盒体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构成,上盒体与内杆固定连接,容器盒表面设有筛孔,外杆外壁设有一由水平段和竖直段构成的形挂钩,形挂钩的水平段与外杆外壁垂直,且形挂钩的竖直段沿外杆长度方向并靠近容器盒。
作为优选:所述筛孔直径为2到5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通过挂钩挂在杯子边沿,调节勺柄的伸缩将容器盒从水里拿出、放入,容器盒可通过勺柄和形挂钩挂在杯子边沿,不用取出放在别的地方,不会弄脏桌面,还可以自由选择冲泡的次数和时间,将茶叶装在容器盒内,茶汁通过筛孔向水里扩散,搅动勺柄可使扩散更均匀,茶叶不会从筛孔流入水中,保证茶水的纯净,不会不小心喝到茶叶渣或茶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容器盒打开、勺柄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杆,2、外杆,3、上盒体,4、下盒体,5、筛孔,6、形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勺柄,所述勺柄主要由拉杆式伸缩结构的内杆1和外杆2构成,内杆1末端设有一容器盒,所述容器盒由上盒体3、下盒体4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构成,上盒体3与内杆1固定连接,容器盒表面设有直径为2毫米的筛孔5,外杆2外壁设有一由水平段和竖直段构成的形挂钩6,形挂钩6的水平段与外杆2外壁垂直,且形挂钩6的竖直段沿外杆2长度方向并靠近容器盒。
使用时,将容器盒打开,往下盒体4中加入茶叶,再通过螺纹连接将上盒体3和下盒体4连接,使容器盒闭合,拉开勺柄,将容器盒放入水中,茶叶被水浸泡产生的茶汁会从筛孔5中流出,但是茶叶不会,就起到了滤网的作用,可防止茶叶渣或茶梗浮在水面,影响喝茶,等到合适的时间后,搅动茶水,收缩勺柄,将形挂钩6挂在杯子边沿,不与茶水接触,这样不会使茶水过浓,容器盒内剩余的茶水也会滴落在杯子内,不会弄脏桌面,方便收拾,等需要再次泡茶时,再将勺柄拉长,茶叶泡完后,打开容器盒,丢弃即可,本实用新型可方便的多次泡茶,兼有滤网和搅拌功能,还不会弄脏桌面,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实施例2:
容器盒表面设有直径为5毫米的筛孔5,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旭,未经潘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8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筛网
- 下一篇:一种辐照样品非线性系数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