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安全原位消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7643.X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9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勤;赵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L9/015 | 分类号: | A61L9/015;A61L2/20;A61L101/32;A61L101/10;A61L101/22;A61L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安全 原位 消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安全建筑杀菌消毒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安全原位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安全房间的消毒均采用发生器在室内发生,消毒液体发生器和给房间送排风的送排风管和送排风口各自独立设计,此种发生器不能有效地对送排风口、送排风管进行消毒,同时,消毒时需手动操作的环节比较多,出现操作失误的可能性也较大。消毒设备以采用臭氧、双氧水消毒居多;现阶段国内没有采用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的设备,而二氧化氯已广泛应用于废水消毒。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要求原位对排风高效过滤器进行消毒,但国内外相关产品还是采用喷消毒液的方式,没有通过消毒气体直接原位消毒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安全原位消毒装置,其具有消毒时间短,消毒效率高,可循环消毒,且可实现排送风管、排送风口原位消毒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安全原位消毒装置,包括箱体、加湿器、气体发生器、气体分布器、风机、送风管、排风管、温湿度传感器、室内消毒气体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加湿器、气体分布器和风机设置在箱体内,气体发生器可设在箱体内或箱体外,气体分布器与气体发生器连接,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消毒气体通过气体分布器注入所述箱体内,箱体两端设有两个密闭阀,称其为送风管侧密闭阀和排风管侧密封阀,所述风机与送风管侧密闭阀连接,送风管侧密闭阀与送风管之间、排风管侧密封阀与排风管之间分别设有消毒风管,送风管一端设有送风口,排风管一端设有排风口,所述送风口和排风口设置在同一消毒房间内,送风管和排风管的另一端均设有新增密闭阀,所述风机、加湿器和气体发生器通过配电线分别与电控箱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室内消毒气体传感器、电控箱、新增密闭阀和密闭阀通过控制线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室内消毒气体传感器设置在消毒房间内。
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在箱体外。
所述控制器是直接数字控制器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之一。
所述气体发生器为二氧化氯发生器、双氧水发生器、甲醛发生器或臭氧发生器之一。
所述气体发生器为二氧化氯发生器。
所述气体发生器为臭氧发生器,且设在所述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送风管、排风管分别与消毒风管连接,可以实现排送风管、排送风口的原位消毒,解决了现有生物安全房间送风口和排风口消毒不易保障的问题,克服了喷消毒液方式的不可靠性,箱体两端设有密闭阀,从而防止运行过程中,送风与排风连通;与房间连通的送风管、排风管上均设置新增密闭阀,可以实现每个房间的单独消毒;本实用新型采用消毒气体对送风口、排风口的消毒方式比用喷消毒液的方式消毒更彻底、更安全;用二氧化氯气体消毒较其它气体消毒方式,消毒气体更容易去除,消毒效果更强、更安全。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消毒室内和消毒风管之间的空气循环消毒方式,消毒时间更短、更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物安全原位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生物安全原位消毒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7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