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动式枢纽器及可携式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7455.7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1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钧;朱瑞霖;朱训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H04M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枢纽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式枢纽器,尤其涉及一种装设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上盖与底座之间,使上盖得以相对于底座滑动的枢纽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已发展至可整合多种电子装置的功能于单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中,举例而言,移动电话除了本身应有的可拨接电话的功能之外,现今市面上的移动电话还可提供摄影、音乐拨放、收发电子邮件等功能,基于所提供的功能越多,可携式电子装置上所需设置用以操控的按键亦须随之增加,然而,增加按键的设置势必增加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面积大小,如此则与时下追求轻薄短小的趋势相违背,故现有技术中确具有其必须改进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滑动式枢纽器及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可增加可携式电子装置用以设置按键的空间,但不增加其所占面积,亦可隐藏部分不须随时使用的按键。
为了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滑动式枢纽器,其中包括:
一基板;
一连接组件,其枢设于基板上,连接组件具有一枢接中心、一第一滑动端及一第二滑动端,连接组件的枢接中心与基板相接;
一主滑动板,其可滑动地设置于基板上,主滑动板与连接组件的第一滑动端相连接,且主滑动板的滑动路径为一第一轨迹;
一侧滑动板,其可滑动地设置于基板上,侧滑动板与连接组件的第二滑动端相连接,且侧滑动板的滑动路径为一第二轨迹,侧滑动板上设有一制动槽,制动槽相对于侧滑动板的侧面而言呈倾斜状,且制动槽与连接组件的第二滑动端相连接;
其中该第一轨迹与该第二轨迹的夹角小于180度,且当主滑动板沿第一轨迹滑动时,侧滑动板同时沿第二轨迹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固设于基板上且与侧滑动板叠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借由连接组件的设置,而使得主滑动板及侧滑动板为连动状态,使用者仅须推动其中之一即可连动两者同时滑动,且主滑动板及侧滑动板朝不同方向滑动而扩张使用面积,则可携式电子装置整体可在收合时呈现最小面积,亦可在展开时具有最大面积来设置有多组输入单元,则可符合时下追求轻薄短小的取向且亦可提供多种输入单元来对应于多种不同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结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折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折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开启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完全开启时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收折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完全开启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完全开启时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10A基板 11导引槽
12枢接孔 13限位槽
14键盘 15A限位肋
20连接组件 21承架
211滑轨 212止挡块
22限位块 221穿孔
222凸块 23导引块
231枢接孔 232穿孔
233凸块 24弹性体
30、30A主滑动板 31限位插销
40侧滑动板 401侧面
41导引缺口 42制动槽
43枢接插销 44导引插销
45控制钮 50控制面板
51控制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基板10、一连接组件20、一主滑动板30、及一侧滑动板40。
前述的基板10的顶面设有一限位元件,一弧形导引槽11成形于基板10的顶面中,一枢接孔12成形于基板10的顶面中,且枢接孔12位于限位元件及导引槽1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7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