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穿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6490.7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吉利;高龙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5B87/02 | 分类号: | D05B8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穿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穿线器,特别是用于缝纫机上的缝纫机穿线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是缝纫机或手工缝制衣物、布料玩具等都需要用到针,所以针被广泛的应用到各领域,尤其在缝纫机上针的使用量很大。在缝纫机缝制衣物前先要将线穿入针眼中,才能对衣服进行缝制,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因为针眼太小看不清楚,所以穿针费时又费力。
针对上述问题,市场上推出了各类方便线穿过针眼的穿线器,如公告号为CN203850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引线器,它主要由壳体、活塞、压板和垂直于活塞轴心线的针定位孔组成,其中活塞设置在壳体的中部圆孔内,钩针固定在活塞前端,上述中部圆孔内壁设置有活塞复位弹簧。工作时,用手按动压板,则其斜面挤压活塞后端斜面,使活塞带动钩针前移,穿入插放在针定位孔中缝衣针的纫线孔中,钩针钩住线,松开压板,则复位弹簧使活塞带动钩针复位,完成穿线工作。其缺点是,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钩针靠压板和复位弹簧驱动活塞而移动,推入后活塞位于壳体内,若复位弹簧弹性不足,活塞平移即会失控,影响其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穿线器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采用旋转方式穿针引线的缝纫机穿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缝纫机穿线装置,设置在缝纫机的机头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所述连杆铰接在机头上,所述连杆上设有引线机构,所述引线机构是条状钢丝,所述条状钢丝上设有引线弯钩,所述弯钩与针眼位于同一平面上,且都在以铰接点为圆心、条状钢丝到铰接点的距离为半径的同一圆周上;所述连杆另一边设有拉钩,所述拉钩上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连在机头上。
或者,所述的引线机构是折成菱形状的菱形钢丝,所述菱形钢丝与针眼位于同一平面上,且都在以铰接点为圆心、菱形钢丝到铰接点的距离为半径的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所述连杆上设有圆柱销,所述的连杆通过圆柱销插接在缝纫机机头上。
或者,所述连杆上设有圆孔,所述的连杆通过圆孔套接在缝纫机机头上。
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簧。根据需要也可选用橡皮条。
所述连杆能绕铰接处摆动,当连杆摆动时引线机构能插入到针眼内,此时弹性件受到拉力作用处于拉伸状态。将线放置在引线机构内后松开连杆,弹性件回弹带动引线机构退出针眼,即实现了穿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穿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穿线装置的引线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及连杆铰接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缝纫机穿线装置,设置在缝纫机的机头上,包括连杆2,所述连杆2铰接在机头1上,所述连杆2上设有引线机构,所述引线机构是条状钢丝31,所述条状钢丝31上设有引线弯钩31a,所述弯钩31a与针眼位于同一平面上,且都在以铰接点为圆心、条状钢丝到铰接点的距离为半径的同一圆周上;所述连杆2另一边设有拉钩23,所述拉钩23上连接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23的另一端固连在机头1上。
所述连杆2上设有圆柱销21,所述的连杆通过圆柱销21插接在缝纫机机头上。
所述的弹性件4为弹簧。根据需要也可选用橡皮条。
当手动穿线时,扳动连杆2的外端,连杆2绕圆柱销21摆动,弯钩31a穿过针眼,此时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处于拉伸状态,将线放置在弯钩31a内并松开手,因为受到弹簧力的作用,连杆2快速的恢复到起始位置,线随弯钩31a一起从针眼里穿过。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是所采用的引线机构是折成菱形状的菱形钢丝32,棱形钢丝32具有较好的刚性和弹性,棱形钢丝32穿过针眼时棱形收缩易于钢丝穿过,穿过后棱形撑开,便于线穿入棱形内,起引线作用。其余结构和功能类似。
实施例三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不同之处是所述连杆上设有圆孔22,所述的连杆通过圆孔套接在缝纫机机头上。其余结构和功能类似。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6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组合
- 下一篇:汽车轮速传感器固定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