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能手套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5441.1 | 申请日: | 200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5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陆思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思烨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H05B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慈溪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特别是涉及一种热能手套。
背景技术
手套是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品,其除了美观与保护作用外,最重要的作用即在于提供保暖作用,现有手套的种类较多,采用的材料各种各样,大多采用棉、绒或皮毛等阻热性好的材料予以保暖,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手套自身不能释放热量,而是靠蓄积人体散发的热量来达到保暖的目的,在寒冷的环境里使用时,这种手套对手指的保暖作用非常有限,难以抵御外来风寒冷气对手指的侵袭。因此,有人发明了一种具有热能的手套,发热体通常采用电阻丝、电热膜、碳纤维之类发热元件固着或缝扎在手套夹层的表面,由于发热元件与手套夹层固着或缝扎结合的,不仅外观显得臃肿,戴着有异物感,透气性差不舒服,而且制造工艺复杂,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成本大。再则,以上所述发热元件既无抗菌抑菌功能,其电热转换效率低,能耗大,通电发热后,脆性较大,应用于活动量较多的手套上,发热元件往往经受不起手指的弯曲和压折而导致折断,手套的热能增温功能完全丧失,只能作为普通手套使用了,由于这些不足之处的存在,也是热能手套至今难以普及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电纱线以刺绣方式与手套本体融合为一体,工艺简单,柔软舒适,透气性好,抑菌保健,主动加热增温,使用寿命长的热能手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能手套,包括具有内外层的手套本体、导电纱线和电源盒,导电纱线以刺绣方式固定设置于手套的内层上,并于内层上形成有一个或者多个刺绣元件相连的发热区,所述发热区电流按非线性路径从电路的第一端点流向第二端点,电路的第一及第二端点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线,在电源连接线相邻的手套背上设有一口袋,口袋中置放一电源盒,所述电源盒与连接线之间接插连接实现电气上的连续性。
所述的导电纱线外周覆盖有一层保护膜,其支数在10S-120S之间,电阻值每米为0.02Ω-1200Ω。
所述的刺绣元件是由导电纱线以刺绣方式构成长方形、椭圆形,棱形、圆形、三角形、五角形或正方形之一种或多种组合,设置在对应于手部冷热敏感部位或经络穴位处,其电阻值为0.05Ω/cm2-2500Ω/cm2。
所述的口袋是用与手套本体相匹配的织物缝制而成,留有一开口,开口处设有一开合装置。
所述的外层是由皮革或耐磨阻热的织物构成。
所述的电源盒是由锂离子或聚合物的充电电池与脉宽调制控制电路、控制面板依次电性连接安装在一个盒中,盒外设有控制面板以及从盒内延伸出的连接线,其输出电压在3.7V-15V之间,容量为350mAh-3000mAh。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一种热能手套,由于发热区是导电纱线以刺绣方式与手套融合为一体,柔软轻薄,无异物感,不怕褶皱、揉搓,因而增强了手套的抗弯曲和抗拉伸性能,戴着柔软舒适,御寒保暖,使用寿命长,适应性强,既能主动加热增温,热效率高,还能抑制和消灭肌肤与外界接触产生的细菌和气味。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制造,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质量稳定,便于产业化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盒结构图。
图中:1、手套本体,2、外层,3、接线端,4、口袋,5、内层,接线端,6、发热区,7、控制面板,8、充电电池,9、脉宽调制控制,10、连接线,11、电源盒,12、接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思烨,未经陆思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5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