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的限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5233.1 | 申请日: | 200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6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宋祥兴;吕国煌;陈正隆;廖廷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25/08;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限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位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扇的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其电子设备中的芯片电子元件的体积趋于微小化,而且单位面积上的密集度也愈来愈高,其效能更是不断增强,在这些因素之下,其电子元件的总发热量则几乎逐年升高,倘若没有良好的散热方式来排除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能,这些过高的温度将缩短电子元件本身的寿命,因此如何排除这些热量以避免电子元件的过热,一直是不容忽视的的问题。
为了解决电子元件的散热问题,最常使用的是以散热风扇移除电子元件的热能。举例来说,在笔记型电脑之中,通常会在主机板上的电子元件(如芯片、中央处理器、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上装设有一散热风扇,通过散热风扇的运转来达成一热交换的空气流动,而使电子元件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其运作效率。同时为了考量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以及笔记型电脑体积的薄形化设计,通常会采用一侧吹式的离心式风扇(Blower Fan),以提供一压力较高的气流而发挥较佳的散热效果。
此种现有的离心式风扇大致包含一壳体,以及收纳于壳体内的风扇,并于壳体的其中一侧边开设有一出风口。而风扇则装设在壳体内的一轴筒上,且轴筒内具有一含油轴承,使其风扇以一旋转轴枢设在轴承之中,并在旋转轴穿设于轴承后,在轴筒底部对应旋转轴的末端扣设有一C型扣环,通过C型扣环的重量,防止扇叶自含油轴承中脱出。
然而,此种C型扣环的结构设计,需要在轴筒内部额外设计有一定的空间,方能容置C型扣环的体积,而使得离心式风扇的整体结构无法再薄形化。而且经过长时间的运转后,其C型扣环容易因弹性疲乏而耗损,仍然具有松脱之虞。
此外,随着笔记型电脑内部空间的薄形化发展,其离心式风扇的高度也大幅的缩短。所以,便有一种不采用C型扣环的离心式风扇结构的现有技术。主要在离心式风扇的壳体的上、下表面开设有一入风口,并通过扇叶运转将空气由入风口吸入至壳体中,并且导引气流至出风口吹送。为了导引气流由壳体内部送至出风口外,其离心式风扇会将轴筒及风扇结构设置在一偏心位置上,而所指的偏心位置并非在壳体的正中央。换句话说,轴筒与风扇设置在偏心位置后,使其风扇的扇叶的一侧边与壳体相距较宽,而扇叶的另一侧边与壳体相距较短,并以较宽的距离形成一导引气流的通道。
为了防止扇叶自轴承中脱出,通常这种离心式风扇在结构设计上,会将入风口设计成一较小的口径,并使得入风口的口径小于扇叶的外径,如此一来,可使得扇叶受壳体的止挡,而限制扇叶的旋转轴脱出轴承外。然而,此种风扇的体积小型,其重量也相对的轻量化,若以壳体本身限制风扇的旋转轴自轴承脱离,势必会使得扇叶去碰撞壳体。因为扇叶相对于壳体两侧边的距离不同,其碰撞壳体时的力臂也会不同,而使得扇叶两侧边所受的反作用力也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之下,重量过轻的风扇非常容易因扇叶相对两侧边所受的反作用力差异,而导致旋转轴在复位时偏移、晃动甚至于卡止在轴承内,使得旋转轴与轴承无法保持在同一轴心上,进而造成旋转轴与轴承相互干涉而引发异音、旋转不顺畅等情况发生,甚至更严重时将引起风扇旋转的功能失效,进而使得风扇整体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
故,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的限位结构,以改善离心式风扇以壳体本身限制风扇的旋转轴自轴承脱离,而导致重量过轻的风扇容易因扇叶相对两侧边所受的反作用力不同,造成旋转轴在复位时偏移、晃动,使得旋转轴与轴承摩擦损耗甚至于卡止在轴承内的情况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一实施例的风扇的限位结构,其包括一扇框、一叶轮及一限位件。其中,扇框表面设有一开孔,并于扇框内部设有一对应开孔的轴承座。并将叶轮设置在扇框的内部,且叶轮具有一轮毂及多个环设于轮毂周缘的叶片,轮毂设有一用以枢设于轴承座内的轴杆。再将限位件设置于扇框且对应开孔,并使限位件与轮毂之间相距有一第一距离,而叶片则与扇框之间相距有一第二距离,使得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当叶轮相对轴承座移出时,使得轮毂受限位件的止挡,而防止叶片与扇框相互干涉,并在轮毂的轴心位置上产生一反作用力,令轴杆复位时与轴承座保持在同一中心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5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臭地漏
- 下一篇:多段式选择摆角的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