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换热型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4785.0 | 申请日: | 200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7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楼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张智生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换热型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尤其是家用的燃气热水器、热泵热水器和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热水器,例如:燃气热水器、热泵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等都是直接冷水加热得到热水后,用于洗澡、洗碗、洗手或洗头等,用后的热水的温度还是较高的就排掉了。浪费了能量。而且,在热水器的使用过程中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对人和环境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节能和环保,使用方便的一种循环换热型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循环换热型热水器,它包括热水器及其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串接在所述热水器进水管上,设有输出水管及引入水管,以及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的换热器。
所述的换热器包括封闲的壳体、若干根换热管、输出水管、引入水管、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其中,若干根换热管设在壳体的内腔中,其两端分别与输出水管和引入水管通接,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废水入口、废水出口。
以上结构的循环换热型热水器,将从热水器出水管输出的热水用于洗澡、洗碗、洗手或洗头后仍有热度的废水进行收集,把收集到有热度的废水通过换热器对要进入热水器前的冷水进行预热,提高水温后再进入热水器又加热,以达到使用要求。这样,热水器对已提高了水温后的水进行加热,所用的燃气和电等的能量就大大减少,从而节约了能源,减小了使用能源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有利于净化空气,给人们和环境带来益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在热水器3的进水管2上串接有换热器10。冷水从换热器10的引入水管6进入,经过换热器10壳体9内的若干根换热管8后,输给热水器3的进水管2,进入热水器3。换热器壳体9的右上端设有废水入口7,在左下端设有废水出口11;有热度的废水收集后从废水入口7进入,由废水出口11排出,可对其流经的换热管8及其内的冷水进行加热,即预热。经预热的冷水进入热水器3后又进行加热,使水温提高至要求,然后从出水管4及其喷头5输出,供使用。热水器3的能源输入端1可以是燃气、电等相关的能源,当然,热水器3也是相应能源的热水器。
换热器10是现有的技术和产品,或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和要求能够容易做出来。而且,还可以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10月在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出版的《高效换热器及其节能应用》一书中介绍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形管换热器和填料式换热器等,虽然它们的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但是,可以利用它们的结构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冷水从从换热器10的引入水管6进入,经过换热器10壳体9内的若干根换热管8后,输给热水器3的进水管2,进入热水器3,经加热达到要求后使用。使用过后排出的废水仍有热度,收集后输入到换热器壳体9废水入口7进入换热器内腔,对也设在该内腔中的换热管8及其内的冷水进行加热,即预热。经预热的冷水进入热水器3后又进行加热,使水温提高至要求,然后从出水管4及其喷头5输出,供使用。热水器3不断排出的废水,收集后不断输入到换热器壳体9对经过其中的冷水预热,以此构成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楼,未经王小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4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