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香烟弹性体烟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4342.1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9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茹志康;何春华;姚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康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56 浙江省余姚市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香烟 弹性体 烟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香烟的烟嘴,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香烟弹性体烟嘴,其与电子香烟配套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控烟”的力度越来越大,各种戒烟产品也相继问世。电子香烟外形与真烟相似,口味和吸烟方式也与普通烟接近,能让吸烟者获得心理和习惯上的满足,因此在众多戒烟产品中脱颖而出。
市场上的电子香烟产品类型多种多样,但吸烟者普遍反映“吸一口需要费很大力气,烟嘴硬得像石头”。另外,在吸烟的过程还会出现漏液的现象,烟液直接被吸到嘴里。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源于电子香烟烟嘴的设计不合理。
目前电子香烟烟嘴大多采用塑料制成,不及普通香烟烟嘴柔软有弹性;烟嘴上只有一个出烟孔,烟吸起来比较费劲;吸气孔和出烟孔在同一中心位置,相互贯通,吸烟时产生的气压很大,会有大量烟液猛然被吸上来,容易把烟液吸入口中;烟嘴壳体内隔层上还有一个环形凹槽,凹槽中又没有出烟孔,吸烟时间长了烟液和水汽易沉淀在隔层的凹槽中,无法回流到烟液瓶内,吸烟者就极易将沉淀在凹槽内的烟液吸到嘴里。
因此,如何将上述技术问题加以解决,即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欲研究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弹性度好,不漏液的电子香烟弹性体烟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香烟弹性体烟嘴,其包括
一烟嘴壳体,所述的烟嘴壳体由弹性体材料制成;
一过滤防护盖,所述的过滤防护盖安装在所述烟嘴壳体的前端;
一吸气孔,所述的吸气孔设置于所述过滤防护盖的中心。
较佳的,包括一隔层,其设置于所述烟嘴壳体内部,所述隔层将所述烟嘴壳体分割为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
较佳的,所述隔层在所述第二腔室一侧的中心位置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四周均匀分布多个出烟孔。
较佳的,所述吸气孔与所述出烟孔的位置相互错开。
较佳的,所述烟嘴壳体的第一腔室内设有一烟液瓶。
较佳的,所述烟液瓶的外部设有气流通道。
较佳的,所述烟液瓶的底部由复合膜锡箔纸密封。
较佳的,所述吸气孔的形状为外大内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烟嘴壳体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其弹性度和柔软度更接近普通香烟的烟嘴。
2、过滤防护盖中心位置有个大的吸气孔,烟嘴前端设有多个小出烟孔,多个出烟孔的设计使吸烟感觉更顺畅、不费劲。
3、出烟孔设置的越多,产生的烟雾量也大,吸烟感觉顺畅。
4、隔层上的多个小出烟孔与过滤防护盖的吸气孔位置错开,吸烟时分散了吸气的气压,不会一下吸上来大量的烟液。
5、在吸烟过程中,一部分水汽和烟液会沉积在烟嘴前端,长时间吸烟就会将沉积在烟嘴前端的烟液吸到嘴里。本实用新型电子香烟烟嘴前端设置了多个小出烟孔,并且小出烟孔均匀分布在一个坡状圆形凸台周围,吸烟时无论电子烟处于哪个角度,坡状圆形凸台都能引导沉积的烟液小出烟孔流回到烟液瓶中,避免烟液吸入到嘴里。
6、过滤防护盖上的吸气孔设计外大内小,在吸烟过程中能把烟液挡住,防止烟液吸到嘴里。
7、烟液瓶外壁留有气流通道,吸烟时能保证有足够的空气能通过气流通道进入烟嘴从而使烟液充分雾化。
8、本实用新型电子烟烟嘴增加了过滤防护盖的一套模具,共有三套模具,烟嘴外壳上不会留下进料口的痕迹,外形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香烟弹性体烟嘴立体外观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香烟弹性体烟嘴隔层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香烟弹性体烟嘴过滤防护盖图;
图5A至图5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烟液瓶俯视图、侧视图及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烟嘴壳体;2-过滤防护盖;3-吸气孔;4-隔层;5-第一腔室;6-第二腔室;7-烟液瓶;8-凸台;9-出烟孔;10-气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香烟弹性体烟嘴包括有一烟嘴壳体1,一过滤防护盖2,一吸气孔3,所述的过滤防护盖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烟嘴壳体1的前端,在所述过滤防护盖2上有一吸气孔3,所述的吸气孔3设置于所述过滤防护盖2的中心,其中所述的烟嘴壳体1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其柔软度和口感与普通香烟的烟嘴更接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康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康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4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