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电风机的导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3643.2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9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黄裕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德昌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5/00 | 分类号: | A47L5/00;A47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张静轩 |
地址: | 315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风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吸尘器电风机的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吸尘器用串励电风机的导风装置采用是一次性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由于出模的需要,导风装置的风道是具有三面侧壁实体,如图1所示,三面侧壁实体的风道由第一导流板11、第二导流板12和基板10围成;因此,风道的顶面开口,不能四面都封闭,一般为凹槽型。
该种导风装置在普通产品中,因工艺简单被大量使用。但是,若加大吸尘器的工作压力,在强大空气压力下,风道为保持可靠的强度就必须具有一定的侧壁厚度,而壁厚的增加又相应的减少了风道截面积,因此这样的结构极大的阻碍了电风机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吸尘器电风机的导风装置,基于该导风装置,可以有效减少风道壁厚,加大风道空腔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吸尘器电风机的导风装置,包括基板、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由导流板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连接于所述基板的外缘,所述凹槽开口处连接有导流覆盖加强板。
优选地,所述基板为圆形,所述导流板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导流覆盖加强板为圆环形。
优选地,所述导流覆盖加强板焊接于所述凹槽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导流覆盖加强板粘接于所述凹槽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的壁厚小于1.2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增加导流覆盖加强板,在保证导风装置强度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少风道壁厚,加大风道空腔的横截面积,从而提高风流效率,进而提高电风机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为现有技术中的吸尘器电风机的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电风机导风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电风机导风装置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电风机导风装置实施例侧视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0-基板;11-第一导流板;12-第二导流板;21-导流板;22-基板;23-导流覆盖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照图2至图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电风机导风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该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该实施例的侧视图。导风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基板22和导流机构,导流机构包括由导流板21形成的凹槽,凹槽连接于基板22的外缘,凹槽开口处连接有导流覆盖加强板23,形成包围型风道。
其中,基板22为圆形,导流板21为弧形,且位于基板22的外圆周处,由导流板21形成的凹槽为风道,导流覆盖加强板23为圆环型,与导流板21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另外,导流覆盖加强板23也可以为其他非板状结构,只要能够起到对导流机构凹槽进行封口,形成四面包围的风道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
图1结构的导风装置中,导流板的厚度一般为1.2毫米左右,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导流覆盖加强板,可将现有技术中的导流板壁厚由1.2毫米减小为0.8毫米,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这样不仅加强了整个装置的强度,同时加大了风道空腔的截面积,提高了风流效率,进而提高电风机的效率。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德昌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德昌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3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法回收分离PCB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射流船壳除锈器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