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管阀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2973.X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9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苏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由展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7/02 | 分类号: | F16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马铁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软管阀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软管阀,该阀无阀心,无密封,无换向结构,用一根胶管运送物料,因而具有无堵塞、无泄漏、阻力降小、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粘度、密度、及固体颗粒含量高的流体介质。
软管上方连接一入口阀、下方连接一出口阀。入口阀上方伸入储存部内,其内部具有一个止回阀,其为一个被限制的球体,在软管变形时,球体向上位移阻止软管中的液体回流,并迫使软管中的液体,向下方的出口阀流动。
出口阀下方为液体流出口,其上有一个以钢珠及弹簧所构成的止漏阀,在软管变形时,软管内的液体向下压迫止漏阀内的钢珠,使得液体自出口阀下方流出。
此种软管阀,一般最常见的应用,就是俗称的皂管,多为设置于皂液(清洁液)盒内,经按压按键控制,使皂液(清洁液)自储存部经软管阀流出,便于使用者取得清洗之用。
所欲解决的问题点:
前述现用软管阀体存在着下列问题点:
现用软管阀体,其阀体的出口与入口处,一般需要透过一特殊黏胶,将阀体组件与弹性软管黏合的动作,才能将阀体组件与弹性软管密封固定,惟其缺点为,于黏合处容易会因压力挤压,存在黏合不良脱落的可能性,并容易因为涂胶的不均匀,而发生泄漏现象,且因为是透过特殊黏胶来黏合的,所以在制造时,不良率偏高,尤其,特殊黏胶接合弹性软管与阀体组件会产生以下的问题:例如,不易控制黏胶的每次使用量、黏着接合不良可能因起的脱落、不易从外部检测黏着质量、以及因为特殊性液体对于黏着剂的可能破坏性、可能因为较长时间的存放造成黏胶接合失效问题。
另一方面,黏合用的特殊黏胶,其价格不斐,更会增加整体的成本。
有鉴于此,如何利用非黏合的方式、让阀体组件与弹性软管能密切的配合、并同时降低不良率与成本,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改进的目的。
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密封度高、适于大量制造的软管阀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为解决前述问题及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技术手段有以下两种应用实施型态: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型态:其技术手段,为一种软管阀改良结构,其包括:
一呈中空状、能供容纳流体用的软管体;两个分别设于该软管体一端的固定环套;一插接于该软管体一端内、将该软管体一端封闭、为单向阀的入口阀接头;以及一插接于该软管体另一端内、将该软管体另一端封闭、为单向阀的出口阀头;其中:该固定环套为分别套设于该软管体的一端外,并于远离软管体的一端,设有一定位凸缘;而该入口阀接头与固定环套相邻的一端、相应与该定位凸缘,设有一入口定位凸缘,并插接于该软管体内的一端,设有一具有锥度、呈中空状的入口定位柱;且该出口阀头与固定环套相邻的一端、相应与该定位凸缘,设有一出口定位凸缘,并插接于该软管体内的一端,设有一具有锥度、呈中空状的出口定位柱;又该软管体的两端,于各定位凸缘与入口定位凸缘、出口定位凸缘间,分别设有一凸出于固定环套外、能被加压后热固定、填满于各两者间、呈软质的凸缘;藉由各定位凸缘,配合入口定位凸缘及出口定位凸缘,将凸缘固定于内,并透过入口阀接头、出口阀头、及各固定环套间,对软管体管壁的紧迫作用,让入口阀接头、出口阀头、及各固定环套固定,将软管体能被确实封闭,以利用入口阀接头与出口阀头,控制流体的输出。
根据上述的软管阀改良结构,所述固定环套与软管体相接处,设有一具有斜度、呈倾斜状的内侧壁;而所述定位凸缘相邻于入口定位凸缘的一侧面,设有一定位环槽,能供凸缘经入口定位凸缘与定位凸缘加压后、变形挤入以固定用。
根据上述的软管阀改良结构,所述固定环套的材质为丙烯-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而所述软管体的材质为下列之:热塑性橡胶(TPR/ThermoPlasticRubber)、硅胶(silicone);又所述入口阀接头与出口阀头的材质为下列之一:丙烯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硬质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由展企业有限公司,未经由展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29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