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2569.2 | 申请日: | 200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1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孙业民;廖家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7/10;H01L3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ED支架,特别是一种四点、三合一全彩及白光LED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LED照明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LED照明的配件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的LED照明器具一般都是在一个五金框架上固定有多个塑封体,塑封体直接在注塑时即形成与五金框架上,或者通过胶水粘合在五金框架上,五金框架与塑封体的结合面为光滑平面,设置在五金框架上的塑封体容易脱落,影响使用。每个塑封体内开有一个凹槽,凹槽内设有反光杯,现有技术中的反光杯通常呈类似的圆台形,开口处略大于底部,底部平面上设有焊盘,用于焊接LED晶片。有时候,为了满足照明需求,一个反光杯内同时设有两个、三个、四个焊盘,来安装双色、全色LED。请参看附图1,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三合一全彩LED支架,底部四个对称分布的扇形为焊盘,焊盘面积较小,固定晶片困难,且反光面小,会造成散热不良的现象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三合一全彩LED支架焊盘面积小、固定晶片困难,反光面小、散热不良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LED支架结构,其反光杯底部呈方形,可有效增加焊盘面积,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LED支架五金框架与塑封体的结合面为光滑平面,塑封体容易脱落,影响使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在五金框架与塑封体的结合面上设有麻点,通过麻点增加塑封体与五金框架之间的结合性,使其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支架,在框架上安装有一个以上塑封体,每个塑封体内设有一个反光杯,反光杯底部设有焊盘,反光杯顶端呈圆形,底部呈方形,顶部到底部平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框架两侧分别开有两排引导孔。
所述的每个反光杯底部的焊盘对称排列有四个,焊盘与焊盘之间为不导电区域。
所述的框架与塑封体结合面上打有麻点。
所述的麻点向下凹陷。
所述的麻点呈四棱台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反光杯底部设计成方形,可有效增加焊盘面积,使固定晶片简单,且可以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还可使反射光面积增加,相应的增加光通量。本实用新型在框架上设有向下凹陷的麻点,增加塑封体与五金框架之间的结合性,使塑封体不易脱落。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反光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塑封体,3-焊盘,4-晶片,5-金线,6-引导孔,7-麻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看附图2和附图3,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框架1和塑封体2两部分,本实施例中,框架1为五金材料制成,起整体支撑的作用,框架1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塑封体2,请参看附图5,本实施例中,框架1上共安装有8排16个塑封体2。塑封体2中间位置开有凹槽,内槽内设有反光杯,本实施例中,反光杯顶部呈圆形,底部呈方形,顶部至底部为平滑过渡(即,反光杯横截面由底部至顶部的形状由方形逐渐变成圆形),且顶部圆形直径略大于底部方形对角线长度,形成上小下大的反光杯结构。本实施例中,以三合一全彩LED支架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在反光杯底部设有四个焊盘3,四个焊盘3呈对称分布,焊盘与焊盘之间为不导电区域。通过比较图1和图2中的焊盘3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焊盘3面积明显比现有技术中的要大,其焊接晶片4也会更加牢固,散热效果也更好。请参看附图4,本实用新型在实用新型,将三个晶片4分别焊接在三个焊盘3上,每个焊盘3上焊接一个颜色的晶片4,三个晶片4再通过金线5焊接在第四个焊盘3上,形成三合一全彩LED。再请参看附图5,本实施例中,在整体框架1两侧分别开有三个引导孔6,三个引导孔6两小一大,呈两排分布,便于在注塑塑封体2时,起到固定作用。本实用新型在框架1与塑封体2的接合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的麻点7(由于麻点7设于框架1与塑封体2的结合面上,图中应该看不到,本实施例中为了清楚起见,将麻点7表现在图中),本实施例中,麻点7呈四棱台形,通过麻点7可以增加塑封体1与框架1之间的结合性,使塑封体2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2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