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绳扣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1444.8 | 申请日: | 200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2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丁三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三郎;张春惠;丁伟伦;丁伟原 |
主分类号: | B65D63/16 | 分类号: | B65D63/16;B60P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绳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捆绑物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方便使用及降低成本的绳扣。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习知在捆绑货物时,例如:一些大型的货物、货柜及卡车上的货物等,均为防止货物散落及增加运输的安全性,会于货物表面通过多条的绳索捆绑固定,且一般的捆绑方式为利用多条的绳索分别设置有一手拉器,以分别束紧各绳索的两端,而达到固定的效果;但由于每条绳索均需要一个手拉器予以固定,且手拉器成本较高,容易在误扳动的情况下松脱,造成成本上及使用上安全性的疑虞,而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前述习用捆绑物品于实际使用上,仍然有成本高及使用上安全问题的缺点存在,而予以重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绳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绳扣,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第一夹片,并该第一夹片的一端设有一穿孔;
一第二夹片,该第二夹片平行该第一夹片设置,且该第二夹片一端枢设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贯穿于该第一夹片的穿孔,并于末端锁设有一固定螺帽;
一迫紧组,该迫紧组于该第二夹片设有一结合部,且该迫紧组于一端压抵于该第一夹片,且另端拉掣于该结合部,以供该第二夹片与该第一夹片夹合固定。
所述第一夹片相邻于所述穿孔位置设有一限位组,且该限位组于所述第一夹片枢设有一L形旋杆,该L形旋杆末端固设有一挡块,该挡块呈三角形状,且该挡块的一面平行所述第一夹片。
所述第一夹片异于所述穿孔的一端设有一枢座,所述L形旋杆朝该枢座方向套设有一弹簧,且所述迫紧组设有一压杆,该压杆供一第一枢轴穿过,以枢设于所述第一夹片的枢座,且该压杆的一端延伸至受所述限位组的挡块所压抵定位,而另端拉掣于所述第二夹片,以供所述第二夹片与所述第一夹片夹合固定。
所述第一夹片表面设有一第一浮凸部,且所述第二夹片相对该第一浮凸部于两侧分别各设有一第二浮凸部,且该第一浮凸部及该第二浮凸部表面分别设有防滑结构。
所述压杆异于所述限位组的一端枢设有一第二枢轴,该第二枢轴纵向贯穿设有一螺柱,该螺柱的一端固设有一拉把,而另端螺设有一轴套,并该轴套穿过该第二枢轴,且于该轴套末端铆固设有一固定块,并且所述迫紧组于所述第二夹片设有一倒勾形的结合部,以供该拉把勾扣于该结合部。
所述压杆异于所述限位组的一端枢设有一第二枢轴,该第二枢轴纵向贯穿设有一螺柱,且所述迫紧组的螺柱下方形成有一横杆,所述迫紧组的结合部于纵向剖设有一剖沟,而该横杆抵止于所述结合部内侧。
所述迫紧组包含一快拆件,且所述结合部枢设于所述第二夹片形成一轴杆,且该轴杆固设有一螺柱,以供该螺柱于所述第一夹片表面套设有一挡片,并该螺柱于挡片上方枢设有一压杆,该压杆相对于该螺柱位置形成为两片的凸轮结构,且两凸轮的长轴压抵于该挡片,以压持所述第一夹片朝所述第二夹片固定。
所述迫紧组的所述结合部枢设于所述第二夹片形成一轴杆,且该轴杆固设有一螺柱,该螺柱于所述第一夹片表面设有另一固定螺帽,并该固定螺帽的锁固,并压抵于所述第一夹片,以供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夹合固定。
所述第二夹片的一侧枢设有一勾合件。
所述勾合件为一绳带,且该绳带异于所述第二夹片的一端设有一勾体。
所述勾合件为一片体,该片体异于第二夹片的一端形成为一勾部,且该勾部中段设有一孔洞,并于该片体设有一定位组。
所述第一夹片设有至少一金属杆,而所述第二夹片设有至少二金属杆,使金属杆互相呈三角形排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绳扣,用手拉器将绳索束紧之后,通过绳扣将绳索夹固后,再卸除手拉器,达到将多条绳索的束紧仅需一支手拉器即能使用,方便使用,能降低捆绑物品的成本并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图1的元件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的第一夹片与该第二夹片夹合动作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第一夹片与该第二夹片夹合状态的完成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迫紧组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迫紧组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迫紧组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迫紧组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结合勾合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勾合件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三郎;张春惠;丁伟伦;丁伟原,未经丁三郎;张春惠;丁伟伦;丁伟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1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电器外壳及其注塑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甘氨酸法草甘膦的制备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