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1412.8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9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彭德右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德右 |
主分类号: | B62M23/02 | 分类号: | B62M23/02;B62M11/14;B62M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装置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传动装置的结构,涉以及一种电动脚踏车动力传动装置,特别指配置有穿心式电动单元与减速单元的结构改良者。
背景技术
公元2006年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更进而导致号称百年不倒的金融机构——雷曼兄弟公司在2008年9月宣布倒闭,金融海啸疯狂席卷全球。
这一波金融海啸影响范围甚广,连带国际油价飙升,国内经济景气也大受影响。目前油价虽已回稳,但是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石油能源终究会消耗殆尽的问题,为了减少油费支出,各种电动交通工具以及人力交通工具因而畅销。其中,脚踏车不仅价格便宜,不用支出油费又可达到运动健身功效,是作为短程代步的第一首选。
只不过人力脚踏车适合作为短程代步以及休闲运动用,却不适合在稍有距离的中短程移动。坊间厂商有鉴于此,便开发了加挂电动马达的电动脚踏车,骑累了就可以开启电动模式,使得脚踏车的移动范围大幅提升。
然而,现有电动脚踏车所用的电动马达以及减速机构,是沿用其他机械工具的设计,电动马达与减速机构偏心设置,不但所需配置空间大,其位置也多所局限。现有电动脚踏车配置电动马达与减速机构最常见的位置,就是在后轮轴旁与后置物架上,造成重心后移骑乘不稳定,同时又占用可置物空间。此外,偏心式减速机构可承受的扭力相当有限,往往用不多时即有齿轮崩坏、磨损等故障问题。
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现有电动脚踏车仍具缺失,遂特以研创成本案,期能凭借本案的提出,以改进现有缺点,期使所述的种产品能臻致完善、理想与实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改进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将电动马达以及减速机构配置在脚踏车的踏杆转轴处,以缩减配置空间以及平衡车辆前后重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动装置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脚踏车两踏杆间轴心处设置一动力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可提供人力、电动两种动力源驱动脚踏车。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电动单元驱动动力轴,通过减速单元传达动力至第一棘轮并带动齿轮盘使脚踏车前进;齿轮盘转动时,凭借第二棘轮作用而不带动踏杆的转轴。反之,脚踩踏杆驱动转轴,并带动第二棘轮而转动齿轮盘;此时凭借第一棘轮作用而不牵动减速单元与电动单元。
凭借上述结构组成,电动单元与踏杆可各自独立运转,且无负面干涉作用。由于电动单元的动力轴与减速单元的出力端轴都为中空杆体,是踏杆转轴可直接穿合的穿心式机构;不仅配置所需空间较现有者小,更如此将电动单元与减速单元直接配置在踏杆转轴处,增加其他空间利用自由度,并平衡车辆重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与局部车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另一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单元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单元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单元另一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11-环套;2-动力机构;21-转轴;22-踏杆;23-侧盖;231-感应片;24-电动单元;241-定子部;242-转子部;243-动力轴;244-感应元件;25-减速单元;251-壳体;252-行星齿轮;253-定位板;254-齿圈;2541--内环齿;255-出力端轴;256-盖板;26-齿轮盘;261-容置空间;27-第一棘轮;271-爪部;272-掣部;28-第二棘轮;281-爪部;282-掣部;29-联结环;3-蓄电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兹谨就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改进结构其结构组成,以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图式,举一本案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首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案传动装置的改进结构,包括有车体1、动力机构2与蓄电单元3,其中车体1下端设有环套11,动力机构2装设在环套11上以固定,蓄电单元3则是固定在车体1适当处,并有电路连接至动力机构2。
图3与图4所示是动力机构2的组成部件分解图,其包括有:
转轴21,是一圆柱杆体。
踏杆22,其一端垂直结合于轴杆21末端,另一端结合脚踏板,轴杆21两端各组合一踏杆22。
侧盖23,为一穿合在转轴21上的圆板体,外侧端与踏杆22组合,内侧面环设数个感应片231(如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德右,未经彭德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14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LNG船上的液货舱燃气泵吸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井电磁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