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投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0493.X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76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沈达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G03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安纪平;刘洪京 |
地址: | 21563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投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影仪,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助眠等功能的多功能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相当多的人群因沉重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而长期处于焦虑、疲乏等不良状态,进而引起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为消除这些症状,传统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电磁治疗和药物治疗方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较多不足。其中,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方法一般是通过专业人员在医院等特定场所对患者的潜意识和身体机能进行引导和调理从而改变患者的精神及生理状态,其治疗周期一般在数月乃至数年之久,通常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电磁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对人体脑部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以调整人体生理状态,从而达到催眠效果,这种方法可借助一些小型设备,如专利公开号CN1255387和CN2487393中提出的电子催眠仪和催眠床在患者居所内即可实施,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过多的电磁辐射往往会造成人体机能紊乱,并可能造成肿瘤、白血病等恶性疾病;药物治疗方式则是借助安眠药、镇静催眠药等抑制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而达到舒缓患者精神状态,消除疲劳以及改善患者睡眠状态的效果,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进一步的加剧神经系统的虚弱和失调,并会对人体的内脏系统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为此,如何发展出一种安全高效,且便于实施的催眠方法已成为业界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功能投影装置,其可安全有效的引导使用者进入睡眠状态以消除疲劳,缓解压力,且无任何副作用,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投影装置,包括光源以及依次设置在光路上的镜片组、影像元件以及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可使投影影像失焦的影像虚晃器,影像虚晃器设置在投影镜头前方和/或影像元件与投影镜头之间。
具体而言,所述影像虚晃器包括一透光圆盘,该透光圆盘由一驱动装置驱动而可绕一垂直于其盘面的轴线旋转,且其旋转方向和/或转速可调,经镜片组处理后的光线穿过该圆盘盘面后形成失焦影像。
所述透光圆盘盘面由平面、球面和棱镜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形成。
所述透光圆盘盘面上设置可使穿过的光线强度衰减的透光涂层。
所述透光圆盘盘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可使经镜片组处理后的光线直接穿过,并形成正常影像的平面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可供经镜片组处理后的光线直接穿过的缺口或通孔。
该装置还包括一可使投影影像晃动的影像晃动机构,该影像晃动机构与影像元件连接。
该装置还包括一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一数据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之连接的一控制面板和一存储单元,影像虚晃器和光源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影像晃动机构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一音频播放单元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面板为一触控屏。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数据传输端口,该数据传输端口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
该装置设置在一壳体中,该壳体设置在一可用以任意调整投影角度的支架上。
针对传统催眠方法的各种弊端,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过的投影助眠方法,该方法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利用对一投影装置播放的投影影像进行晃动和失焦等处理,从而迅速引导观看者进入睡眠状态,并达到缓解疲劳,纾解压力的功效。具体的讲,该方法依据的原理在于:在日常生活中人类几乎每天都处于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的状态之中,由于这种受暗示性的存在,大部份人很容易接受自我暗示和受到别人的暗示而进入催眠状态,而实际上,人类的每一个想法及意识可以都算是一种自我催眠,因此,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自我催眠,即,高度的受暗示性(可催眠性)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属性(天赋)。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投影装置所具有的助眠的功能就是利用人类的可接受暗示性这样的特质,通过采用经特别设计的机构并结合相应的控制程序控制影像的一些变化,让使用者得到舒缓及疲惫暗示,从而被引导进入精神放松或睡眠状态。当然,不同人群的可受暗示性程度各有差异,但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控制程序及播放不同的影像,该多功能影像播放装置可对不同人群起到同样的催眠效果。同时,在上述影像播放过程中还可同时播放可产生催眠效果的音乐等。该方法利用人体因视觉和/或听觉刺激而产生的自然应激而达到催眠效果,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负面影响,且效率较之传统方式毫不逊色,同时,操作过程简便,成本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04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