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椎辅助治疗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0484.0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淑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淑真 |
主分类号: | A61N1/00 | 分类号: | A61N1/00;A61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椎 辅助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脊椎辅助治疗器,尤指一种提供对于病患的脊椎进行物理治疗或复健的仪器。
背景技术
脊椎与关节韧带、肌肉牵引相关,且对于支撑人体重量相当重要。人体的脊椎经常因为受到人体活动或静态时,姿势不当的压迫、错位、偏离等现象,而导致发炎,甚至衍生慢性病变,也可能形成关节韧带发炎、组织肿胀、压迫神经,脊体发炎等,严重者会造成永久性损伤、下肢瘫痪、半身不遂等重症。而由中医的角度观察,脊椎结构也往往与人体的气血、神经关联,而相互之间也可能互动产生病变。因此对于脊椎,一般人除了应该消极避免伤害外,平日更应积极保养与维护脊椎健康。
而目前除了人工推拿之外,也有逐渐发展出使用各种仪器(利用电能产生的频率、脉冲)的物理治疗或复健。而该仪器中有一种微电疗座椅型态,当人体利用人体坐置于电座椅具时,以该电疗座椅对于人体脊椎进行推拿与整复,但是座椅型态者受到体积限制,不容易提供使用者随身携带。
因此也有设计者设计以一作动棒,利用该作动棒连接一主机台内的微电脑控制,利用微电脑控制器以电能产生的频率、脉冲令该作动棒对于人体脊椎进行推拿与整复。但是而该作动棒的自由端则通常为一单杆,因此接触人体的局部面积较小,不容易发挥出扩散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易发挥扩散效果的脊椎辅助治疗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脊椎辅助治疗器,包括:一主机台;一作动棒;该作动棒与该机台通过一讯号连接线连接,该作动棒内部包括一振动器,且该振动器的顶部设有一接触头,该接触头的自由端具有两歧杆。
优选的,该接触头与该振动器之间设有一按压开关,且该按压开关于该接触头按压状态为开启。
优选的,该振动器凸设一杆件,且该接触头背侧设一对应该杆件的帽套,该帽套活动性套合于该杆件外缘。
优选的,该歧杆为U形、Y形、V形或开口朝外的弧形。
优选的,该主机台包括一微电脑控制器,该微电脑控制器连接一异常警报器,该微电脑控制器设有一作动侦测回授模块,该作动侦测回授模块用以在接收该作动棒脱落或该连接讯号线脱落的讯号后,驱动该异常警报器发出警报讯号。有利于操作者察知,以及不浪费电力。
优选的,该主机台的微电脑控制器内部设有一出力大小调整模块,且于该主机台外部设有一驱动该模块的按键。
优选的,该主机台的微电脑控制器内部设有一动作速度调整模块,且于该主机台外部设有一驱动该模块的按键。
优选的,该主机台的微电脑控制器内部设有一保护模块,该保护模块用以在该作动棒动作时,阻绝该出力大小调整模块的驱动。
优选的,该主机台的微电脑控制器内部设有一保护模块,该保护模块用以在该作动棒动作时,阻绝该动作速度调整模块的驱动。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上述的接触头具有两个自由端具有两歧杆,因此可以使得操作者可以被两个端点接触,因此可以产生较大的接触面积。更甚者,由于该歧杆与人体接触时,其脉冲与频率会产生涟波效应,因此两歧杆对于人体的接触,其不仅仅为点接触的相加效果,更由于两个端点形成两个涟波的中心,所扩散的面积,更产生加倍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配合微电脑控制器内部设置的模块,可以分别提供操作者不同的力度与速度的选项,更符合操作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头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脊椎辅助治疗器,包括:
一主机台1,参见图3所示,该主机台1包括一微电脑控制器11,该微电脑控制器11连接一电源15,且连接一异常警报器12,该微电脑控制器11设有一作动侦测回授模块13,该作动侦测回授模块13连接设一作动侦测器14,且该作动侦测回授模块13得执行:于接收该作动侦测器14所感应作动棒2脱落或该连接讯号线3脱落的讯号后,如图3所示,令该微电脑控制器11停止输出脉冲讯号,并驱动该异常警报器12发出提醒操作者的警报讯号例如异常声响或通过设于该主机台1上的显示器16显示ERR的错误显示,而有利于操作者察知,以及不浪费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淑真,未经高淑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0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板冲压件油底壳的紧固密封结构
- 下一篇:智能儿童语音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