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渗析隔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0312.3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2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忠德 |
主分类号: | B01D61/50 | 分类号: | B01D6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26 | 代理人: | 常玉明;张兰海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渗析 隔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子膜分离技术领域。涉及普通电渗析器及双极膜电渗析器的结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普通电渗析器及双极膜电渗析器隔板,属于国际专利分类B01D61/50离子选择电渗析器设备中的框板式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化工或医药用分离膜器,一般设有多层隔板,隔板为中空框架结构,中空部分加入隔网从而形成多个隔室。分离液体或产品均通过由多个隔板上的导流孔叠加而成的集合管,并通过每个隔板上的开放导流孔直接送入或输出相应的隔室,液流行程很短。在使用过程中,集合管内的液体均含一定量的电解质,因此,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从而通过集合管在各个隔室之间形成“寄生电流”,结果,造成电渗析器的电流效率降低,特别是在分离液体及产品溶液的导电率较高时,“寄生电流”更大。电流效率会大幅度降低,产品的浓度也不能再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大降低“寄生电流”的隔板,从而达到提高普通电渗析器及双极膜电渗析器的电流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渗析隔板,其主体板为平面板中空框架结构,中空部分为隔室,主体板两端有多个导流孔,其中有与本层隔板的隔室相通的开放导流孔和经过本层隔板但与本层的隔室不相通的闭合导流孔,其特征在于:在主体板两端部和两侧边设置有自开放导流孔流向隔室的槽状液体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槽状液体流道为设置在主体板两侧边的侧边流道;从主体板一端的开放导流孔进入的液体经一侧的侧边流道到达另一端进入隔室,然后再从进入液体时的开放导流孔一端进入另一侧的侧边流道流回到另一端的开放导流孔后流出该层隔板。
槽状液体流道为设置在主体板两端的迂回曲折的端部流道;从主体板一端的开放导流孔进入的液体经端部流道进入隔室,然后从进入另一端的端部流道流回到另一端的开放导流孔后流出该层隔板。
主体板上开放导流孔周边设置有孔周凹槽,孔周凹槽上盖有底面有液流通道的凹槽盖板。
导流孔周边均设置有孔周凹槽,一部分孔周凹槽上盖有底面有液流通道的凹槽盖板形成开放导流孔;另一部分孔周凹槽上盖有实体的弹性垫片形成闭合导流孔;
主体板上开放导流孔周边设置有孔周缝隙流道。
主体板上盖有平面盖板,平面盖板为带有导流孔的与主体板外轮廓相同的中空框架光面平板。
流入的液体经隔室缝隙流道分配后进入隔室,同样,流出的液体也经隔室缝隙流道流出隔室。
主体板上盖有平面盖板,平面盖板为带有导流孔的与主体板外轮廓相同的中空框架单面平板,其与主体板相对的一面有与主体板相同的槽状液体流道,用作辅助通道,主体板与平面盖板叠加,构成一个完整的隔板。
由两个主体板和一个置于其中间的平面盖板复合组成,两个主体板有槽状液体流道的一面相向,中间的平面盖板两面都为平面,三板组合后构成一个完整的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是:通过在隔板端部和侧边设置迂回曲折的槽状液体流道,延长了从集合管到隔室之间的液流通道,从而增大了电阻,降低了“寄生电流”,解决了现有技术电渗析器中“寄生电流”过大使电流效率大幅度下降的问题,可使电耗降低,产品浓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之一
图2:图1中主体板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之二
图4:图3中主体板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之三
图6:图5中主体板结构示意图
图7:凹槽盖板主视图
图8:凹槽盖板后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之四
图10: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之五
图中:主体板1,凹槽盖板2,弹性垫片3,平面盖板4;
主体板1上的结构特征:孔周凹槽1-1,侧边流道1-2,端部流道1-3,隔室缝隙流道1-4,孔周缝隙流道1-5,隔室1-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10,本实用新型电渗析隔板,其主体板1为平面板中空框架结构,中空部分为隔室1-6,主体板两端有多个导流孔,其中有与本层隔板的隔室相通的开放导流孔和经过本层隔板但与本层的隔室不相通的闭合导流孔,其特征在于:在主体板1两端部和两侧边设置有自开放导流孔流向隔室的槽状液体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忠德,未经张忠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0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进给铣刀
- 下一篇:数控火焰切割机割炬横向间距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