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电流电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7660.5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4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供应 电流 电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电路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能减少电路板设置面积,并具有制造简易、省工及确保电子组件安全的电源供应器电流电路装置。
背景技术
按,现有计算机皆设有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用以将外接电缆线(Cable)所传输入的110V或220V交流电源转成主机板、硬盘、光驱等硬设备所需要的12V或±5V直流电源。电源供应器内设有一电路板,用以供大多数的电子组件直接插设其上,尤其高电流的电子组件(如电容器等)需考虑大电流通过的需求及散热问题,因此所述电路板面积常无法有效缩小,对于相关搭配产品的轻薄短小化造成了限制。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乃将部分电子组件设置于竖立的电路板上,如图1所示,所述现有电源供应器电流电路技术包括有一电路板90,所述电路板90插设有电子组件(未图标)及子电路板91,所述子电路板91上设有区域电子组件92,所述区域电子组件92为需大电流通过的电子组件时,所述子电路板91需以重复焊锡方式以加厚、加宽来形成一大电流通路93,借助所述大电流通路93以提供所述区域电子组件92的大电流需求。
前述所述现有电源供应器电流电路技术虽能有效提升其运用空间或缩小电源供应器的面积空间,然而,由于其是利用重复焊锡方式(加厚、加宽)来形成所述大电流通路93,常使得设置于所述子电路板91上的电子组件因过热而烧毁或造成性能低落,且其采用大量重复焊锡方式也有:增加人工工时、常导致外形不美观而有损质感及难符环保其尽量减少焊接操作要求等缺点。因此,如何改善现有此类电源供应器电流电路技术该等不足问题,应为本领域应努力解决、克服的重要方向。
因此,有鉴于现有电路板大电流区域处理技术的缺点及其装置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本案发明人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更具制造简易便利性及确保电子组件安全性的电源供应器电流电路装置以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电源供应器电流电路装置,其能使电路板大电流通路的设置具有便利性、经济性,且能积极避免损及相关电子组件,以确保电子组件的安全性、品质的稳定性及提升其产品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导片装置,为导电材料,其包括有数个导片,所述导片上设有数个插接孔,所述相邻的导片呈相反极性的设置;一绝缘层,与所述导片装置固定连接,并使所述数个导片呈分离的固定结合在所述绝缘层上,所述绝缘层为非导电材料,其上设有数个对应所述导片上插接孔的插接孔;一电子组件组,设于所述绝缘层上,所述电子组件组包括有数个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设有二插接脚,所述二插接脚通过对应所述绝缘层的所述插接孔后,继分别跨设插接于相邻的所述导片的所述插接孔以构成电流通路。
又,绝缘层为一个不导电的片状体,所述绝缘层上设有数个对应所述导片上插接孔的插接孔,所述等绝缘层的插接孔供电子组件的插接脚通过,且分别跨设插接于相邻的该导片的插接孔以构成电流通路。
其中,所述位于导片装置端侧的导片的外侧端边弯折凸出形成一个承置空间的端片。
再者,所述绝缘层也可以非导电性的隔热胶涂布于该导片上而形成,当电子组件插设于所述导片时借助所述绝缘层以达到使该相邻导片间的绝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借助上述结构,可免除于电路板上的重复焊锡操作,并可增加其电子组件设置的空间容量,能使电路板大电流通路的设置具有便利性、经济性,且能积极避免损及相关电子组件,以确保电子组件的安全性、品质的稳定性及提升其产品竞争力。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能被更进一步地了解与认识,将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附图详细的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电源供应器电流电路装置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装置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剖视上视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应用装设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装置示意图。
图号对照说明:
111、121、131固定孔 112、132、122、123插接孔
114、124、134电极片 115、125、135定位接片
22a、22b、22c、22d插接孔 23a、23b、23c定位孔
21a、21b、21c固定孔 511、521、531、541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6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景旋转台
- 下一篇:用于地震勘探的电液伺服振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