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滑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7010.0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3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邓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隆波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17/20;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滑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滑桩,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提供强抗弯力的抗滑桩。
背景技术
一些路段经常发生大规模滑坡,从工程地质方面综合分析,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制成边坡的岩石松软,软弱夹层分布密集,局部区段边坡受构造断层影响较大。在河岸护坡或地下水威胁的边坡防护工程中,土体中压力水的存在严重威胁边坡的安全,为排除压力水,一般采用预埋排水管的方法与挡墙、护面等配合,这种方法虽然能排水,但加固土体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常用的一些锚杆、锚索、抗滑桩又只能够起到锚固、抗剪作用,不能够排水。在边坡、基坑支护中,排桩应用较广泛,它是由钻孔灌注桩直线排列,并由联系梁连接,共同抵抗侧向土压力或滑坡推力的结构形成。在一些滑坡、边坡工程治理的支挡结构中应用广泛,典型的是人工挖孔的矩形抗滑桩,但是该抗滑桩存在着耐久性差,安全性低等问题,因此使用受到限制。对滑坡推力或下滑力的治理工程,往往首选桩径的抗滑桩,但是这一抗滑桩的施工安全性差,而且施工周期长,受季节影响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滑桩,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滑桩,包括桩帽、受压桩和受拉桩,受压桩和受拉桩固定连接成为桩身,受压桩和受拉桩的上端与桩帽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桩身底部设有桩尖,桩身内部设有泄水孔,泄水孔与分布在桩身下部的排水孔连通,泄水孔开口于桩帽的顶部。
作为优选,受压桩和受拉桩的表面设有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围成的钢筋笼;
更进一步地,桩帽的表面上也设有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围成的钢筋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抗滑桩的桩身分成受压桩和受拉桩两个部分,利于增强整个抗滑桩的受力强度,外部用钢筋笼捆绑,增强了整个装置的抗弯性能以及抵抗侧向力的能力,该实用新型具有施工安全、简便、排水效果好,受弯性能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抗滑桩,包括桩帽1、受压桩22和受拉桩21,受压桩22和受拉桩21固定连接成为桩身2,受压桩22和受拉桩21的上端与桩帽1固定连接。桩身2底部设有桩尖5,桩身2内部设有泄水孔6,泄水孔6与分布在桩身2下部的排水孔4连通,泄水孔6开口于桩帽1的顶部。受压桩22和受拉桩21的表面设有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围成的钢筋笼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抗滑桩,包括桩帽1、受压桩22和受拉桩21,受压桩22和受拉桩21固定连接成为桩身2,受压桩22和受拉桩21的上端与桩帽1固定连接。桩身2底部设有桩尖5,桩身2内部设有泄水孔6,泄水孔6与分布在桩身2下部的排水孔4连通,泄水孔6开口于桩帽1的顶部。桩帽1、受压桩22和受拉桩21的表面均设有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围成的钢筋笼3。
将抗滑桩的桩身分成受压桩22和受拉桩21两个部分,利于增强整个抗滑桩的受力强度,外部用钢筋笼3捆绑,增强了整个装置的抗弯性能以及抵抗侧向力的能力,泄水孔6和排水孔4的设置可以起到快速泄流的作用,同时,桩尖5的设置,在施工时能够更加方便,钢筋笼3的表面做防腐处理,以防止整个装置由于钢筋笼3的腐蚀而影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隆波,未经邓隆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