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割聚乙烯管材用锯条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6821.9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1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源;崔阳;危迎春;白成德;赵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6 | 分类号: | B26D1/06;B26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07276***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聚乙烯 管材 锯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的切割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切割聚乙烯管材用锯条。
背景技术
埋地聚乙烯管道用于流体的输送已成为公知技术。截取管材通常使用带锯床切割。在用带锯床切割聚乙烯管段时,由于聚乙烯管材存在内应力,断面会产生一定的轴向力阻碍锯条的切割,所以经常会出现锯条被夹死,严重时还会有锯条变形,甚至断裂等现象发生。管材口径愈大,壁厚愈厚,其内应力愈大,发生夹锯的几率也越高。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锯条。如图1及1a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锯条,该常规锯条只有一侧开有锯齿,且锯路的宽度与锯条厚度相等,容易发生锯齿处排屑不畅,锯条后部被管材内应力产生的摩擦力抱死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切割聚乙烯管材用锯条,可以增大锯路宽度,彻底避免锯条夹锯现象的发生,不仅方便了聚乙烯管材的切割,延长锯条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割聚乙烯管材用锯条,包括锯条本体及设于其侧部的锯齿,所述锯条本体两侧均设有锯齿,且所述锯条本体的侧部靠近锯齿的部位设有沿所述锯条本体宽度方向外突的错齿,所述相同侧部上的错齿呈规律排布且相邻的两错齿交错布置在所述侧部的两边。
为了使排屑更方便,所述锯条本体包括用于主切削的前侧部和用于辅助切削的后侧部,所述前侧部错齿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后侧部错齿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锯条本体的前侧部的错齿是相对间隔三个锯齿设置一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锯条,可以增大锯路宽度,彻底避免锯条夹锯,延长了锯条寿命,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由夹锯引起的时间浪费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锯片结构示意图;
图1a是图1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切割聚乙烯管材用锯条的主视图;
图2a是图2中的B向视图;
图2b是图2中的C向视图。
图中:1锯齿,2错齿,E前侧部,F后侧部,A锯齿宽度,T锯条厚度,T1前侧错齿的宽度,T2后侧错齿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2、2a及2b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切割聚乙烯管材用锯条,包括锯条本体及设于其侧部的锯齿1,所述锯条本体两侧均设有锯齿1,且所述锯条本体的侧部靠近锯齿1的部位设有沿所述锯条本体宽度方向外突的错齿2,所述相同侧部上的错齿2呈规律排布且相邻的两错齿2交错布置在所述侧部的两边。
作为优选,如图2a所示,本例中锯条本体的前侧部E的错齿2是相对间隔三个锯齿1设置一个,第一个错齿2向左侧倾斜,间隔三个锯齿1后的错齿2向右侧倾斜,之后的错齿2的齿形依次类推。同理,如图2b所示,后侧部F同样设有错齿2。设置错齿2的目的是为了加宽锯路,方便排屑。这样,在聚乙烯管材内应力的作用下,该锯条会继续切削断面而不至于使锯条夹死。
如图2、2a及2b所示,其中,A为锯条的宽度,T为锯条的厚度,T1为前侧错齿的宽度,T2为后侧错齿的宽度。为了使排屑更方便,T2≥T1。具体尺寸要根据切削的管材而定。
例如:以切削外径1200mm,壁厚57mm的管材为例进行说明,锯条的宽度为30mm,厚度为1mm,前侧和后侧的错齿宽度均为2mm,齿距为5齿/英寸,带锯的总长为12170mm。实践证明,用该种锯条进行1200管材的切削,切口平整,锯条锯切稳定,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曾发生夹锯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锯条,可以增大锯路宽度,彻底避免锯条夹锯,延长了锯条寿命,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由夹锯引起的时间浪费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亚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6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