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罐机械的封底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6750.2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9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正太合赢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封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罐机设备技术领域,这里特指一种制罐机械的封底盖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罐工艺中,包含有胀身工序、翻边工序、卷边工序、胀筋工序、封罐工序以及点耳工序等,其中,封罐工序则是通过封罐机对罐体的上开口或者下开口或者二者均进行封盖。如目前的桶状罐体完成翻边制作后,对罐体进行封底及封顶,采用卷封轮沿罐体及密封材料边缘进行辗压。现有的封罐机,其卷封轮每旋转一圈,辗压一定厚度,然后要通过另一调节装置调整卷封单元卷封轮对密封材料及罐体的压力来进行进一步辗压,然后再旋转辗压一圈。
这种封罐装置结构复杂,由于辗压密封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每个进度逐步完成;现有的封罐机械,完成一个进度需要一圈,而且有的是所有卷封单元重复一圈,需要调整后方可进行下一个进度,因此完成密封需要旋转数圈,工作效率很低;现有封罐机中卷封轮数目较多,而卷封的长度或行程几乎为全程即整个罐体周长,因此磨损非常大,使其寿命短,需要频繁更换,且封盖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的制罐机械的封底盖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罐机械的封底盖装置,它包括底板、机头、伺服电机和驱动齿轮,机头轴接于底板上、在机头外周侧设有外啮合齿,机头旁侧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机头外啮合齿轮相啮合,在底板上还设有2组汽缸,每组汽缸的活塞杆连设有封轮,在封轮与机头上外缘位置设有感应座,在底板的外海设有控位汽缸,控位汽缸活塞杆连接一摆臂,摆臂上安装有一封轮感应座,封轮感应座感应控制与机头外缘位置。
所述的底板上的2组汽缸为双汽缸。
所述的机头外缘同时与底板的2个封轮和摆臂上封轮限位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封罐装置采用5个汽缸进行控制,封罐时能够实行五次进刀,使封罐加工高度自动化,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机头通过三个封轮限位作用,使得封罐气密性高,加工精度高,且结构简单,也能在一定程度减少封轮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不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1所示,提供的制罐机械的封底盖装置,它包括底板1、机头2、伺服电机和驱动齿轮3,机头2轴接于底板1上、在机头2外周侧设有外啮合齿21,机头2旁侧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驱动齿轮3,驱动齿轮3与机头2外啮合齿21相啮合,在底板1上还设有2组汽缸6,每组汽缸6的活塞杆连设有封轮4,在封轮4与机头上1外缘位置设有感应座5,在底板1的外海设有控位汽缸7,控位汽缸7活塞杆连接一摆臂8,摆臂8上安装有一封轮感应座9,封轮感应座9感应控制与机头2外缘位置。
所述的底板1上的两组汽缸6为双汽缸。
所述的机头2外缘同时与底板1的两个封轮5和摆臂上封轮感应座9限位控制。
总之,本实用新型封罐装置采用5个汽缸进行控制,封罐时能够实行五次进刀,使封罐加工高度自动化,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机头2通过3个封轮限位作用,使得封罐气密性高,加工精度高,也能在一定程度减少封轮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正太合赢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正太合赢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67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压料板带斜锲驱动的吊冲孔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