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5348.2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08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炳潮;熊鸿;陈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8D15/02;F28F1/1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明华 |
地址: | 515822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处理废气的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采用燃烧方式处理有机废气,通过高温氧化将有机废气分解成无害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传统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有直接焚烧设备、催化式燃烧设备和蓄热式燃烧设备等。
直接焚烧设备不能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对有机废气进行预热,能耗较高。
催化式燃烧设备需要使用催化剂,运行费用较高,并且不能适用于所有种类的有机废气,应用场合存在局限性。
蓄热式燃烧设备的常见结构是,包括两个蓄热槽和一个燃烧室,燃烧室设于两个蓄热槽之间;蓄热槽内安装有蓄热材料,两个蓄热槽各设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各设有切换阀门;燃烧室内设有燃烧器。处理有机废气时,两个蓄热槽交互使用,四个切换阀门则用于控制气体的流向。首先,有机废气从第一个蓄热槽进入,在燃烧室燃烧分解后,产生的热气流通过第二个蓄热槽后再排出;热气流通过第二个蓄热槽时,第二个蓄热槽内的蓄热材料被热气流加热而升温,同时热气流被冷却。当第二个蓄热槽内的蓄热材料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切换阀门切换状态,此时有机废气从第二个蓄热槽进入,有机废气流经第二个蓄热槽时被第二个蓄热槽内的蓄热材料预热,然后在燃烧室燃烧分解,产生的热气流通过第一个蓄热槽后再排出;第二个蓄热槽内的蓄热材料在对有机废气进行预热的同时,其自身则逐渐冷却;热气流通过第一个蓄热槽时,第一个蓄热槽内的蓄热材料被热气流加热而升温,同时热气流被冷却。当第一个蓄热槽内的蓄热材料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切换阀门切换状态,此时有机废气从第一个蓄热槽进入,处理后的气流从第二个蓄热槽排出。如上所述,两个蓄热槽轮流吸收燃烧后产生的热能,轮流对进入的有机废气进行预热,实现热回收的目的。蓄热式燃烧设备由于利用有机废气燃烧后产生的热能,因而能耗较低,但是,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氧化区域常漂移至蓄热区域而造成停机;切换阀门切换频繁,以致切换阀门使用寿命短,运行故障率较高;每次切换气体流向时,均会引起气体流量波动,即运行过程中存在气体流量周期性波动的缺点。另外,在蓄热过程的后期,随着蓄热材料温度的升高,蓄热材料吸收热能的能力下降,排出的气流温度较高,因此蓄热式燃烧设备的热回收效率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充分分解有机废气且热回收效率高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热室、燃烧室、热回收室和热管换热器;预热室、燃烧室和热回收室依次相连通,预热室上设有气体进口,热回收室上设有气体出口;热管换热器包括至少一根热管,热管两端分别处于预热室内和热回收室内,热管处于热回收室内的一端位置低于热管处于预热室内的一端;燃烧室上安装有燃烧器。
通常,上述有机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有机废气进入管道和排气管道,有机废气进入管道与气体进口连接,排气管道与气体出口连接,这样,气体进口通过有机废气进入管道与产生有机废气的设备连接,处理后的气体则从排气管道排出。为了使有机废气平稳地进入气体进口,并使预热室、燃烧室及热回收室中气体流动平稳,通常在有机废气进入管道上设有风机,该风机能够定向、定量地持续输送有机废气,并驱动气体依次流经气体进口、预热室、燃烧室、热回收室,最后从气体出口、排气管道排出。
优选上述热管处于热回收室内的一端(即受热段)的外壁上安装有导热翅片,这样增大热管的受热面的面积,有利于提高热回收效率。优选上述热管处于预热室内的一端(即放热段)的外壁上安装有导热翅片,这样增大热管的放热面的面积,有利于提高对有机废气进行预热的速度,使热管的热量充分释放。
优选热回收室内,热管换热器中的热管沿燃烧后产生的高温气体的流动方向逐级排列,这样,燃烧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依次接触各级热管,实现梯级换热,提高热回收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5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系统通用保护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道路指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