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型化枢钮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5057.3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400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镇;张梅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宗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F16C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张燕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化枢钮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组件有关,尤指一种薄型化枢钮器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产业的高度发展,现今许多可携带式的电子产品,除了功能上的需求外,对于其外型轻、薄、短、小的可携式要求更加重视,因而有弹力滑动机构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此等电子产品的滑盖与主机本体上。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44404号“弹力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滑动机构”的新型专利一案,其主要通过一中空壳套组合二可移动片,以令二可移动片受压迫时,可缩入中空壳套内作滑动效果。
然而,若欲针对前述结构进行薄型化,除了该弹力组件须具备一中空壳套而导致薄型化设计的困难外,同时,由于其二可移动片多以塑料材质制成,因是设于弹簧之间,故仍须考虑其组件的受力强度是否足够的问题,故厚度上自难以薄型化。再者,或许可通过金属定位销与塑料材质的可移动片做结合的设计,但由于该弹力组件在薄型、微小化后,亦难保多个金属定位销结合于可移动片上的平整性,尤其在进行塑料射出成型的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金属定位销产生弯曲、变形等状况,故亦会影响后续的组装作业,甚至是产品的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薄型化枢钮器结构,其通过金属片体且一体制成的方式,将枢钮器进行薄型化,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型化枢钮器结构,一种薄型化枢钮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组件,呈一扁平状体,其二侧边分别延伸有一臂端,各该臂端外侧形成有滑槽、内侧则开设有剖沟,且于各该臂端内侧端末形成一止挡壁,另于该第一组件内穿设有多个滑道;
一第二滑件,呈一扁平且一体制成的金属片状体,具有一片状本体,并由该片状本体前缘二侧各自延伸有一勾臂,以分别滑入该二滑槽内,且于各该勾臂向内形成一勾部,所述勾部即位于前述剖沟并用以勾抵于该止挡壁上,另于该片状本体前缘延伸出多个滑杆,各该滑杆与各该滑道相对且穿入其中;以及
多个弹性组件,分别套设于该些滑杆上,以抵持于该第一、二滑件间。
上述的薄型化枢钮器结构,其中,该第一滑件的二臂端间突设有一套结部,该套结部内形成有一套孔,另于该片状本体前缘相对于该套孔处则延伸有一枢套部,该枢套部套入该套孔内。
上述的薄型化枢钮器结构,其中,该第一滑件的各该滑道开口处向该第一滑件内缩入,以于该第一滑件上皆形成有位于各该滑道开口处外的凹入空间,且各该凹入空间的二侧壁呈凹弧状,而各该弹性组件与该第一滑件相邻的该端即分别迫紧于各该凹入空间内。
上述的薄型化枢钮器结构,其中,该第一滑件末端进一步设有一第一枢接部。
上述的薄型化枢钮器结构,其中,该第一枢接部呈C字型。
上述的薄型化枢钮器结构,其中,该第二滑件末缘进一步设有一第二枢接部。
上述的薄型化枢钮器结构,其中,该第二枢接部呈C字型。
上述的薄型化枢钮器结构,其中,该些弹性组件为压缩弹簧。
上述的薄型化枢钮器结构,其中,该些弹性组件的数量为四。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由本实用新型薄型化枢钮器结构,可通过第二组件以金属片状体一体成型的方式,且令弹性组件套设于其滑杆上而提供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弹力,以达到枢钮器薄型化、微小化的目的。同时,又由于第二组件可通过冲压等手段成型,故其片状本体与各滑杆间即不易产生弯曲、变形等问题,以确保产品的后续组装作业及其良率等。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示意图(一);
图4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示意图(二)。
其中,附图标记
第一组件 1
臂端 10 滑槽 100
剖沟 101 止挡壁 102
套结部 11 套孔 110
滑道 12 凹入空间 120
第一枢接部 13
第二组件 2
片状本体 20 勾臂 21
勾部 210 枢套部 22
滑杆 23 第二枢接部 24
弹性组件 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宗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宗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5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道影像同步撷取装置
- 下一篇:带有磁环的液晶屏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