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的模块化扩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4800.3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7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洪德富;林佑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模块化 扩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子设备,特别是指一种针对电子设备功能性、连接性的扩充,使电子设备的应用更具弹性灵活的电子设备的模块化扩充装置。
背景技术
按,电子设备已成为现代人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的重要设备,传统桌上型电子设备(desk top)通常以电子设备连接屏幕来配置,而因桌上型电子设备的主容置空间大,特别利于电子设备的功能性扩充,所以一直存在其使用地位,但也因为其体积大,有设置摆设上的不足,对于容置空间有限的使用者并非便利。因此,乃有将电子设备的体积容置空间加以小型化的(mini-desk top)趋势,而小型化的电子设备虽具有容置空间的利用性,但却也同时丧失其扩充性。另有电子设备与屏幕一体化的桌机(all-in-one)产生,此种一体化桌机将特定尺寸的屏幕与电子设备结合,用以精简整体设置容置空间,其虽具有较佳的容置空间利用性,但同样也丧失电子设备的扩充性,且其屏幕搭配也一并被限制,无法任意更换,而当其电子设备故障时,当然也需连同屏幕一并送修,并非便利,显然,电子设备与屏幕一体化的桌机也非理想的解决方案。
由于电子设备的扩充性与其容置空间利用的便利性,恰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状态,且目前尚无有效加以突破、解决的技术方案产生,因此,如何解决此既存的问题,而提升电子设备使用的便利性及开发电子设备产业的再一飞跃方向,应为本领域应努力解决、克服的重要方向。
因此,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电子设备使用上的不足及其装置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更具便利性、扩充性及连接性的电子设备的模块化扩充装置,以服务社会大众及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模块化扩充装置,其能使电子设备具有极佳的扩充性及容置空间利用性,而能便利其弹性灵活组配、应用及提升其使用上的经济效益、价值。
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有一机箱及盖板,所述机箱内设有至少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一第二连接器,所述机箱顶端设有数个结合孔,所述机箱侧边设有数个定位孔,所述盖板对应上述结合孔设有数个结合孔;一扩充装置,其包括有一扩充机箱,所述扩充机箱内设有至少一扩充电路板,所述扩充电路板对应所述第二连接器设有一第二对应连接器,所述扩充机箱顶端缘对应所述盖板的结合孔设有数个结合孔,所述扩充机箱侧边对应所述机箱的定位孔设有数个定位孔;借助前述装置,将所述机箱与所述扩充机箱的各所述相对定位孔予以固结,所述盖板与所述扩充机箱的各所述相对结合孔予以固结,得以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扩充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包括: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有一机箱及盖板,所述机箱内设有至少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一第一连接器,所述机箱顶端设有数个结合孔,所述盖板对应上述结合孔设有数个结合孔;一屏幕模块,所述屏幕模块包括有屏幕及屏幕座,所述屏幕座设有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屏幕连接器;借助前述装置,所述机箱与所述屏幕模块固定连接,并使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屏幕连接器相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但可单独作为电子设备使用,更可分别结合扩充装置或屏幕模块,而可完成其扩充性或当一体化桌机使用,且即便当一体化桌机使用时也可不失其扩充性,而能便利其弹性灵活组配、应用,并能积极提升其使用上的经济效益及价值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电子设备 11机箱 110主容置空间 111、121结合孔
112侧板 113定位孔 114固定孔 12盖板
122螺栓 13结合窗口 131窗口端板 14电路板
141第一连接器 142第二连接器 20扩充装置 21扩充机箱
210扩充容置空间 211结合孔 213定位孔 214螺栓
22扩充电路板 23第二对应连接器 30屏幕模块 31屏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4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