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器模块、相关电子装置以及主机与显示器外壳的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4169.7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0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力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H05K5/00;H01R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模块 相关 电子 装置 以及 主机 外壳 组合 | ||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一主机,包括一外壳、一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子组件模块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外壳并且外露于所述外壳顶面的操作界面;以及
一显示器模块,所述显示器模块包括:
一显示器外壳,连接所述主机的外壳并且形成有一凹陷空间;以及
显示面板,包括一用以显示影像的面板单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模块还包括:
一插接单元,所述插接单元包括一与所述主机的电子组件模块电性连接的挠性信号连接件,以及一与所述挠性信号连接件电性连接并且外露于所述显示器外壳的凹陷空间的第一电性插接件,且所述第一电性插接件藉与所述挠性信号连接件的连接而具有能相对于所述显示器外壳活动的可活动性;并且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设置于所述面板单元并且与所述面板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性插接件,所述显示面板能藉所述第二电性插接件插接于所述第一电性插接件而与所述主机的电子组件模块电性连接并且容置于所述显示器外壳的凹陷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单元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显示器外壳的壳件,所述壳件包括上下相连接的一第一部位及一第二部位,且所述第一部位能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位于所述凹陷空间内活动,所述第一部位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及一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一电性插接件容置于所述第一部位的容置空间并藉所述顶部开口外露,所述第二电性插接件能经所述第一部位的顶部开口伸入所述第一部位的容置空间而与所述第一电性插接件插接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第二部位一体成型为呈中空扁平管状并且为挠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第二部位分别为独立构件并且上下相枢接,所述第一部位包括一大致呈扁平中空管状的第一本体以及多个由所述第一本体底部往下延伸的凸耳,所述第二部位包括一大致呈扁平中空管状的第二本体以及多个由所述第二本体顶部往上延伸的凸耳,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第二部位藉所述这些凸耳相枢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显示器外壳顶部并且能相对于所述显示器外壳上下位移的卡掣件,所述卡掣件具有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操作部及一由所述操作部往下延伸的端部,当所述面板单元容置于所述显示器外壳的凹陷空间,藉所述卡掣件往下位移使所述端部与所述面板单元干涉配合,能限制所述面板单元位于所述凹陷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件还具有一连接所述本体的弹性卡合部,所述显示器外壳还形成有一位于所述凹陷空间上方并供容置所述本体的容置槽、一连通所述容置槽的一第一定位槽以及一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下方的一第二定位槽,当所述卡掣件相对于所述显示器外壳上下位移,所述弹性卡合部分别能伸入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当所述卡掣件的弹性卡合部伸入所述第二定位槽,所述卡掣件的端部与所述面板单元干涉配合,当所述卡掣件的弹性卡合部伸入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卡掣件的端部解除与所述面板单元的干涉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合部包括一连接所述操作部并且与所述端部相间隔的弹性臂以及一由所述弹性臂末端凸出而能分别伸入所述这些定位槽的凸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单元顶缘凹陷形成有一卡槽,当所述卡掣件的弹性卡合部伸入所述第二定位槽,所述卡掣件的端部伸入所述面板单元的卡槽而与所述面板单元干涉配合,当所述卡掣件的弹性卡合部伸入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卡掣件的端部脱离所述面板单元的卡槽而解除与所述面板单元的干涉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末端呈圆头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外壳包括一背板及一连接于所述背板前面的框体,所述背板与所述框体界定出所述凹陷空间,所述第一部位能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位于所述凹陷空间内前后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41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