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气囊沉浮胃肠减压胃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3979.0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9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天成 |
主分类号: | A61M39/00 | 分类号: | A61M39/00;A61J15/00;A61J1/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气囊 沉浮 胃肠 减压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胃肠减压胃管,可以制作生产为一次性无菌性医疗耗材,以供医疗卫生单位和家庭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胃管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用于鼻饲营养或者胃肠减压,但是在临床应用中有易于滑脱、胃肠减压不能做到气体与胃液相分离、易于损伤胃壁粘膜的缺点,特别是使用呼吸机同时进行管饲营养的病人,因此有必要对该装置进行技术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临床应用中不易滑脱、胃肠减压效果好,能够做到抽出的气体与胃液相分离进而方便营养,不易于损伤胃壁粘膜,方便病人特别是临床上使用呼吸机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和管饲营养的病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次性气囊沉浮胃肠减压胃管,包括胃管主体导管、胃管主体导管管塞和抽吸注入孔,其特征在于:在胃管主体导管旁加设埋藏式伴行充气放气导管,并在该充气放气导管口外端加设管塞,胃管主体导管的抽吸注入孔远端延长为实心结构,该实心结构被气囊所包绕,埋藏式伴行充气放气导管胃内端开口于所述气囊内,实心结构的底端与金属球连接,该金属球外部被胃管材料所包绕。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在临床应用中不易滑脱、胃肠减压时液体和气体分离,排出胃内气体容易,不易在胃管主体管内形成液-气栓影响胃肠减压效果,有利于管饲营养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一次性气囊沉浮胃肠减压胃管示意图。
图2:普通一次性胃管示意图。
图3:一次性气囊沉浮沉浮胃肠减压胃管工作状态(抽气体减压)示意图。
图4:一次性气囊沉浮胃肠减压胃管工作状态(抽胃液与喂养)示意图。
图中:1、胃管主体导管管塞,2、埋藏式伴行充气放气导管管塞,3、胃管主体导管,4、埋藏式伴行充气放气导管,5、抽吸注入孔,6、气囊7、金属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次性气囊沉浮胃肠减压胃管主要包括胃管主体导管3、胃管主体导管管塞1和抽吸注入孔5,在胃管主体导管旁加设埋藏式伴行充气放气导管4,并在该充气放气导管口外端加设管塞2,胃管主体导管的抽吸注入孔远端延长为实心结构,该实心结构被气囊6所包绕,埋藏式伴行充气放气导管胃内端开口于气囊内,实心结构的底端与金属球7连接,该金属球采用外包硅胶材料的金属球。
胃管主体导管(带刻度):胃管主体导管设计为普通胃管带有刻度,方便进行插入胃内深度测算;胃内端设有3-6个抽吸注入孔,抽吸注入孔远端为实心并被气囊包绕;更远端连接金属球;口外端设有1个注射器接入孔并设有管塞。胃管主体导管为胃液和胃内气体吸出的通道,也为管饲营养注入胃内的通道,设计有从早产儿到成人的各种型号。
埋藏式伴行充气放气导管:与胃管主体伴行,直径比胃管主体导管小,可以作埋藏式设计,确保整个导管软硬适宜。胃内端与可充气放气球囊相连,口外端也设有1个注射器接入孔并设有管塞,在口外与主体导管分开呈“Y”形以方便操作。
气囊:设在胃内端抽吸注入孔远端,与埋藏式伴行充气放气导管胃内端开口于其内。包绕在实心主体导管周围。
金属球:设计在气囊远端,与实心主体导管相连接,重量及大小适宜,为防止胃液腐蚀,金属球外设计为胃管材料所包绕
抽吸注入孔:设计在主体导管胃内端,气囊之上,抽吸注入孔远端主体导管为实心设计。
两个管塞:分别与胃管主体导管和埋藏式伴行充气放气导管口外端相连。
实施时请按以下步骤:
打开备好的胃管,测量需要插管的长度(耳垂至鼻尖至剑突的长度)并且作标记,胃管前端用石蜡油润滑;左手用纱布捏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的胃内端徐徐经口插入胃管,插管过程如果有呛咳、憋气等情况立即拔出;顺利插入所需要的长度后,胃管主体导管和埋藏式伴行充气放气导管的口外端可接注射器作胃肠减压抽气抽液及管饲操作;如需抽液减压,抽空将气囊内空气,胃管由于金属球重力作用沉入胃液下,此时可以抽吸胃管主体导管端注射器即可抽液减压;如需抽气减压,将气囊内注入相应量的空气,则胃管漂浮在胃液表面上,胃内气体通过注入抽气孔-胃管主体导管与口外相通,抽吸胃管主体导管端注射器即可抽气减压;管饲营养直接通过胃管主体导管端注入;由于胃内端为外包硅胶胃管材料的圆形金属球,故插入不容易引起粘膜损伤,气囊充气后,抽吸孔相对较为隐蔽,不容易贴壁引起胃粘膜损伤,由于气囊直径较大,故而不易滑脱。
使用时请按照如下步骤准备:
1、个人准备:按照无菌操作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手套、戴口罩。
2、准备医用弯盘、石蜡油小瓶子、无菌纱布、镊子等器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天成,未经王天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3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碎石机电极
- 下一篇:一种可供手动及电动切换的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