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辐射防护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3600.6 | 申请日: | 200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9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庭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天资辐射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1/12 | 分类号: | G21F1/12;G21F1/08;G21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辐射 防护 材料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辐射防护材料,属辐射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太阳能及其他的人造热能和射线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这些热能和射线能对人类起着积极的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同样造成了不利的负面作用。人们常常为了防止太阳光的照射、阻挡射线透射造成的伤害和信息泄露,费尽周折。通行的方法是采用石棉或珍珠岩等材料来阻热,用铅板等材料来阻挡射线的透射。以上方法虽能达到一定的阻热和阻挡射线透射的效果,但还是存在着防护效率较低、体积和重量大不利施工、使用不方便、运输成本高等缺陷,特别是对于防止射线透射保守军事秘密则效果更差。因此,若能制造出一种既有很好的阻热和防止射线透射的功能,且又便于使用和施工,还能对各种需要阻热和射线防护的对象具有通用的优点,则这种新型的辐射防护材料一定会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辐射防护材料,用以克服现行用石棉、珍珠岩等材料来隔热和用铅板来阻挡射线透射的方式,存在着的防护材料体量大不利施工、使用不方便、运输成本高、防护效率低,特别是对于防止射线透射军事保密则效果更差等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是一种能阻挡热能、紫外线和红外线等射线通过的新型辐射防护材料,采用复合工艺,在基层的单面或双面粘贴折射层,在折射层的表面粘贴保护层。基层的表面没有粘贴折射层的一面应直接粘贴保护层。实现了整体的防晒隔热、保凉保暖,以及射线阻隔和远红外隐形等具军事保密功能的目的。适用于建筑的墙体和窗帘隔热、设备绝热和射线防护、旅游业篷伞帽的防晒抗紫外线、孕妇和射线岗位的射线防护服、国防军事领域的装备隐形保密和防晒保凉保暖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出:基层1、折射层2、保护层3、折保界面4、基折界面5、等五部分组成。本发明的特征是:采用复合设备和复合工艺,在基层1的表面粘贴折射层2,在折射层2的表面粘贴保护层3。保护层3的表面还可着色和设臀图案。这样就制成了布状、片状或板状的新型辐射防护材料。当热能或各类射线投射到本实用新型的辐射防护材料表面时,经保护层3将热能或各类射线投射在折保界面4上,此时由于界面两边的介质不同便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后作用于基层1上的热能和射线便在基折界面5上发生反射,当这反射的光线经过折射层2,又在折保界面4上再次发生折射,最后经保护层3以散射的形式返回到入射的热能和射线的同一面,这样便实现了本实用新型隔热和防止射线透射的总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一,在于图1所述的基层1,采用铝箔、银箔等具有反射功能的膜状材料或其它具有反射功能的材料制成,并在其单面或双面贴附折射层2。基从1的表面采用单面粘贴折射层2时,没有粘贴折射层2的那一面应直接粘贴保护层3。特征一的作用是使投射到它上面的热能和各类射线产生反射。
特征二,在于图1所述的折射层2,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可塑性胶状材料,贴附在基层1的表面,可单面贴附也可双面贴附;折射层2的外面粘贴着保护层3。折射层2亦可直接作为胶体粘合基层1和保护层3,特征二的作用是使经保护层3投射到它上面的热能和各类射线产生折射,折射后的热能和各种射线投射到基层1上,这样便缓和了直接投射在基层1上面射线的强度、改变了射线的反射和折射方向,避免了镜面反射,同时也使从基层1反射回来的热能和各类射线在通过折射层2时再次发生折射。
特征三,在于图1所述的保护层3,为纤维、无纺布、有纺布、或其它片状、板状等不易传热的材料,保护层3被胶粘在折射层2外面,或直接胶贴在没有贴附折射层2的基层1的表面上。保护层3还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选用或预处理成具有阻燃、抗拉、防水、防霉、抗老化等多种阳加功能的材料,表面还可着色和设置图案。特征三的作用是使进出通过它的热能和各类射线发生散射,同时起着保护折射层2和基层1不受损伤的功能;同时起着保障本实用新型材料的整体抗拉强度作用。
特征四,在于图1所述的折保界面4,由折射层2和保护层3的结合面形成,其作用是使从外界经过保护层3的热能或射线在此折保界面4上发尘折射,不论是增大或减小折射角,都能使入射的热能或射线改变方向,使得射向基折界面5的热能或射线不至于变成平行的光束;同时也使从基折界面5发射回来的热能或射线在此再次发生折射,然后经过保护层3散射到外界入射热能或射线的同一边。
特征五,在于图1所述的基折界面5,由基层1和折射层2的结合而形成,其作用是使从折保界面经折射层2入射的热能或射线在此界曲发生反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天资辐射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天资辐射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3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式原丝烘干炉错层式炉体机构
- 下一篇:摄像装置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