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化口腔颌面全景体层摄影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2830.0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1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尚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尚轩 |
主分类号: | A61B6/14 | 分类号: | A61B6/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0 重庆市大***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化 口腔 全景 摄影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制造和医学影像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字化口腔颌面全景体层摄影椅。
背景技术:由于人体口腔颌面部是一个弧面,用普通X线摄影法得到的是相互重叠的影像,用口内法摄影和平面体层摄影法更不能全面显示口腔全部牙列及颌面部情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颌面娇形医学的发展,对口腔颌面全景体层摄影的需求越来越大,且对影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此项特殊检查只有极少数省级专科医院靠引进皍贵的专用设备才能够完成,且未实现图文数字化,其图像质量、储存、传阅均不尽如人意,更使绝大多数生活在基层的病员不能方便快捷的得到此项特殊检查,以致延迟诊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字化口腔颌面全景体层摄影椅,该椅以各医院现有X光机为射线源,(专业厂家开发也可设专用射线源其匹配更佳)依托各医院已较普及的计算机摄影后处理系统(CR),一次短时曝光(时间是国内外专用设备的三分之一左右),经CR后处理,即可得到一张包括全口牙齿、上下颌骨、上颌窦、鼻腔、左右颞颌关节在内的高清晰数字体层影像,并可留下数字档案随时备查,医学影像资源共享。为以上组织器官的诊疗提供全新的数字影像效果。为快速推广数字化口腔颌面全景体层摄影,为提高此项特殊摄影的质量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这种数字化口腔颌面全景体层摄影椅,以X光机为射线源,依托CR进行后处理。其主要构成为一个基座,装在其内的动力传动系统电机、皮带、变速器、带传动绕带轮和电器控制盒,与基座上方固接的三轴旋转轨迹板、承重轴承,受其承托的椅面下面与之固接的半椭圆转弧带轮,固接于半椭圆转弧带轮下方的三轴心滾轮与下方的三轴旋转轨迹板彼此动配合,椅面上方与立柱下段固接,装在立柱下段内的微型升降电机与丝杆固接,丝杆与上段立柱下端固接的丝板动配合,上段立柱上方与半椭圆U形主动带轮固接,半椭圆U形主动带轮上方固接头颅定位罩,包括有机玻璃头罩、咬合定位板、耳夹板、耳夹板同步组件及加强金属顶盖,与半椭圆U形主动带轮相对应并被其同步带传动的半椭圆从动带轮,半椭圆从动带轮下方固接三轴心滾轮,三轴心滾轮与三轴旋转轨迹板动配合,半椭圆从动带轮上方固接颌形绕带轮,以同步带传动与IP板夹配合,IP板(也叫影像板、影像探测器)卡于IP板夹中,IP板夹后方固接的上下滾轮与窄缝IP板防护罩上的上、下平行轨迹条动配合,窄缝IP板防护罩固接于支架上,支架上固接的轴承与升降轨迹条动配合,立柱内装配重锤并与之动配合,配重锤由配重锤钢丝经立柱顶部滑轮与支架联接配重,立柱与基座底板固接,控制按键固接于立柱上。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为总体结构正、侧位示意图
图2为动力系统及配重图
图3为图2的A向图
图4为图2的B向图
图5为主动轮-从动轮-IP板三者带传动关系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动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其中AN1为双向手开关,AN2、3、4、5为点动按钮,JC1、2为继电器,D1为左、右旋电机,D2为升、降微电机。)
图1-6中,1为电机,2为基座,3为皮带,4为电器盒,5为变速器,6为三轴旋转轨迹板,7为承重轴承,8为椅面,9为半椭圆转弧带轮,10为三轴芯滾轮,11为升降电机,12为升降丝杆,13为立柱下段,14为立柱上段,15为半椭圆U形主动带轮,16为有机玻璃头罩,17为咬合定位板,18为耳夹板,19为窄缝IP板防护罩,20为IP板(暗盒),21为平行轨迹条,22为IP板夹,23为颌形带轮,24为升降轨迹条,25为升降轴承,26为IP板牵引带,27为三轴芯滾轮,28为半椭圆从动带轮,29为三轴旋转轨迹板,30为扶手,31为控制按键,32为立柱,33为带传动绕带轮,34为配重锤钢丝,35为配重锤,36为脚踏板,37为耳夹板联动组件,38为支架,39为狭缝,40为立柱滑轮,41为多芯钢丝,42为压带镙钉,43为X线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尚轩,未经王尚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2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锅把手
- 下一篇:一种新型恒温管式膜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