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0632.0 | 申请日: | 200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408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4 | 分类号: | H02M7/04;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供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供应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待机模式的电源供应器。
背景技术
当电器产品接上交流电源时,电器产品在正常工作模式(on mode)、睡眠模式(sleep mode)、待机模式(stand-by mode)或是关机模式(off mode)下的功率损耗必须符合相关组织所订定的规范。由于能源短缺及全球暖化的现象日趋严重,相关的规范有越来越严格的趋势,例如,对于电器产品于待机模式下的功率损耗(或称为待机功耗)的规范已由原本的低于1W变为低于0.5W,而且开始有低于0.3W甚至是0.1W的市场要求出现。
图1为一种现有应用于电器产品的电源供应器的电路图。请参照图1,电源供应器1包括保护电路11、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滤波器12、交流至直流转换器13、直流至直流转换器14及控制电路15,用以接收交流电源Vac并将其转换为输出直流电源Vo以供电器产品使用。电源供应器1还包括交流开关16,在不拔除交流电源Vac的情形下,当使用者不使用电器产品时可手动控制交流开关16断开而不让交流电源Vac输入,以降低功率损耗。
其中,保护电路11包括保险丝F1及热敏电阻器NTC1,保护电源供应器1内部电路免于雷击、涌流等因素所破坏。EMI滤波器12包括安规电容器CX1及共模扼流线圈LF1,滤除交流电源Vac中的电磁干扰,同时防止电源供应器1产生的电磁干扰通过电源线污染提供交流电源Vac的公共电网。交流至直流转换器13包括桥式整流器BD1及电容器C1,交流电源Vac电压通过桥式整流器BD1整流为脉动直流电压,再通过电容器C1滤波为电压涟波较小的直流电压Vdc。直流至直流转换器14采用返驰式(flyback)架构,其包括变压器T1、功率开关Q1、二极管D3、电容器C4及由电感器L1和电容器C5构成的滤波器,在功率开关Q1导通时,二极管D3截止,变压器T1初级绕组NP储存直流电压Vdc输入的能量,而由电容器C4先前储存的能量通过输出直流电源Vo供电给电器产品使用;在功率开关Q1断开时,二极管D3导通,变压器T1初级绕组NP先前储存的能量传送到变压器T1次级绕组NS,除了对电容器C4充电的外还通过输出直流电源Vo供电给电器产品使用。直流至直流转换器14还包括由电阻器R3、电容器C3及二极管D2构成的箝位元件,限制变压器T1漏电感在功率开关Q1上所引起的电压尖刺。
直流至直流转换器14的控制电路15包括脉宽调变(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为PWM)控制器IC1,其具有电源端VCC、接地端GND、传感端CS及输出端OUT,电源端VCC耦接至由变压器T1辅助绕组NA、电阻器R2、二极管D1及电容器C2构成的辅助电源,电源端VCC还通过启动电阻器R1耦接至交流至直流转换器13的输出端,接地端GND接地,传感端CS耦接至电阻器R4并通过电阻器R4检测流过功率开关Q1电流大小,输出端OUT通过电阻器R5耦接至功率开关Q1。在交流至直流转换器13的输出端上产生直流电压Vdc的瞬间,直流电压Vdc通过启动电阻器R1送入PWM控制器IC1电源端VCC使PWM控制器IC1开始动作而控制功率开关Q1的切换,进而使变压器T1建立辅助电源稳定供电给PWM控制器IC1。此后PWM控制器IC1依据从传感端CS收到的流过功率开关Q1电流大小,调整从输出端OUT输出的PWM控制信号来回授控制功率开关Q1的切换。
图2为另一种现有应用于电器产品的电源供应器的电路图。请参照图2,电源供应器2将图1所示电源供应器1中的交流开关16以继电器(relay)26替代,且继电器26配置在EMI滤波器12及交流至直流转换器13之间,同时还加入另一组交流至直流转换器23、直流至直流转换器24及控制电路25,其将交流电源Vac转换为待机直流电源Vsb以持续供电给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简称为MCU)。其中交流至直流转换器23、直流至直流转换器24及控制电路25电路架构可以采用与交流至直流转换器13、直流至直流转换器14及控制电路15相同的电路架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0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祛风止痒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