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9963.2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795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淳;吴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24 | 分类号: | H01R12/24;H01R13/40;H01R13/502;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9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减少插头厚度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各式电子设备之间,为达自动控制或传输互动等目的,皆需仰赖相对应的连接器做为讯号传递的媒介,一般连接器是为两端设有接头,或一端接头一端为控制电路板等态样,且视情况所需,部分连接器上则需要有跳线的设计。由于连接器是一种可以电气方式连接电线、电路板和其它电路组件的连接装置,因此,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生活周遭的各种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器(PDA)等。
一般的连接器在与一对接连接器相连接时,例如连接器的插头插入对接连接器的插座,其形状大小必需互相配合,才可以达到稳定搭接与传输电气讯号的目的。一般习知的厚度较小的插头与细间距(Fine Pitch)的连接器,其是将导电端子利用嵌件射出成形(Insert Molding)的技术直接设置在连接器的胶芯上,然后软性排线的每一条导线再依序焊接于每一个导电端子上,如此可形成具有软性排线的细间距的连接器,此连接器的特点在于导电端子直接嵌入于胶芯上,所以此连接器的插头厚度远较一般组装式的连接器来得小,以适用于具有较小插接口的对接连接器。
然而,上述的连接器在实际制作上并不方便,尤其是当软性排线的每一条导线要焊接于每一个导电端子上时,不但制程时间会拉长,且制程的良率也会降低,如此导致产品的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是将软性排线的接点直接设置于壳体上,就可形成电连接器的插头,由于减少了胶芯的厚度,如此可使得连接器的插头厚度符合要求,且减少了复杂的焊接制程,以解决习知的电连接器的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达成前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是包括一壳体、一绝缘本体、一排线以及一上盖,其中壳体包含一凸出部以及一容设部。绝缘本体安装于该壳体的容设部上。排线贴设于该壳体的凸出部以及绝缘本体上,其中该排线一端设有复数接点,且该些接点是设置于壳体的凸出部上。上盖设置于排线上,其中上盖是露出排线的该些接点,以使该些接点可供后续接续之用。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其是将软性排线的接点直接设置于壳体上,而没有设置于胶芯上,由于减少了胶芯的厚度,如此可使得连接器的插头厚度大小符合小开口的对接连接器的插孔大小。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习知的细间距的连接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上的软性排线不需要复杂的焊接制程,因此可使得产品的成本大幅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为图1的A标号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上盖安装时的立体示意图。
以上各图当中的附图标记的含义是:
电连接器1
排线10
电性接点12
凸耳14
结合层20
壳体30
嵌合部32
容设部34
凸出部36
卡扣部38
抵靠部39
绝缘本体40
嵌合孔42
平板部44
卡扣部46
定位部48
上盖50
第一卡合部52
第二卡合部54
麦拉绝缘片6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9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站台安全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门窗的不锈钢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