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优化组合式一体化中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8543.2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3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汪义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义恩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2;C02F3/10;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2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 组合式 一体化 中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优化组合式中水处理装置,属于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水回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专利技术产品“一体化中水回用处理装置”是由生物接触氧化池、斜板沉淀池、中间水池、石英砂过滤池、活性碳过滤池、反冲洗系统组成。它虽然克服了从前的中水回用处理装置散乱、占地面积太大的缺点和不足,但还是不能满足那些占地面积更小、高度有限的中水机房的安装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一体化中水回用处理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原一体化中水处理装置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优化组合式一体化中水处理装置”。该优化组合式一体化中水处理装置克服了以上的不足,将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全部组装在一个装置中,不仅实现了设备一体化和水处理单元的先进组合;实现了整体运行和互为备用运行;实现了永不间断供水;大大降低运行成本之功效,还将装置两边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由原来的两个方形箱体改为两个半圆箱体组成,可使中水处理装置紧靠左、右墙壁,有效地节省了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优化组合式一体化中水处理装置由中间隔板将装置隔成两个相同并独立部分,每部分均由生物接触氧化区、斜板沉淀区、中间水池区、多格多层滤料区、反冲洗区组合成一体。生物接触氧化区设有:生物填料、支撑蓖子、曝气软管;斜板沉淀区设有:斜板、外装置板、进水板、集水槽、污泥斗、排泥管;中间水池区设有:加压泵、进水管、进水横管、集水管、出水主管、清水柜。生物接触氧化区与斜板沉淀区通过进水板连通,斜板沉淀区与中间水池区通过集水槽连通,中间水池区与多格多层滤料区通过加压泵、进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
1、运行灵活,装置两边能同时运行或互为备用,可实现维修时不停水,冬天水少时只运行其中一部分,大量节省运行费用。
2、操作简单,无需专人管理。
3、生物接触氧化采用高效的弹性立体填料,有效表面积大,负荷能力高。
4、氧化池充氧采用低噪声回转式鼓风机,风量大、噪声低,耗能省。
5、多层滤料截污能力强,滤池分格可相互反冲洗,省去了专用反冲洗设施。
6、装置占地更小,在现有的一体化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基础上,可再节省1/4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构造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构造图。
图中1、中间隔板,2、加压泵,3、生物填料,4、支撑蓖子,5、曝气软管,6、集水槽,7、斜板,8、进水板,9、污泥斗,10、排泥管,11、集水管,12、石英砂滤料,13、无烟煤滤料,14、出水主管,15、进水横管,16、清水柜,17、进水管,18、外装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中间隔板1将装置分隔成两个相同并独立部分,将生物填料3固定在两侧的支撑蓖子4上,曝气软管5固定在装置板两侧的底板上,通过曝气与生物填料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
在图3中,将斜板7固定在外装置板18中间处,进水板8固定在外装置板18两侧的下部,水可通过进水板8进入斜板7区;将集水槽6固定在外装置板18两侧的上部;下落的污泥通过固定在外装置板两端下的污泥斗9、排泥管10排出;将加压泵2固定在外装置板18两侧内,并与进水管18、进水横管15连通,使水通过无烟煤滤料13、石英砂滤料12进入集水管11;将集水管11与出水主管14、清水柜16连通,达到正常出水。
在图1中,通过阀门操作,可达到正常工作与反冲洗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义恩,未经汪义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8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