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车钉连环板收杆自动锁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7809.1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148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唐雪冰;唐志鹏;黄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泉涌 |
主分类号: | E01F13/12 | 分类号: | E01F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立德 |
地址: | 101213北京市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车钉 连环 板收杆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阻车钉连环板收杆自动锁扣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辆拦截器拦截工具是在可伸缩的阻车钉连环板上密布刺钉,用带满刺钉的连环板横向封闭公路,而通常阻车钉连环板用呈X形状的彼此相连的用弹簧伸缩的伸缩板构成。使用前,将阻车钉连环板压紧,将弹簧绷紧的阻车钉连环板置入便携遥控阻车拦截器的箱中,而后关闭箱门。当疑犯车辆逃壁检查、冲击关卡时,用遥控器将便携遥控阻车拦截器的箱门打开,阻车钉连环板在弹簧作用下从箱中弹出,阻车钉连环板快速封闭路面,一但疑犯车辆压上连环板,其上的刺钉即可刺穿疑犯车辆的车胎并对车胎放气,从而迫使疑犯车辆停下,达到拦截车辆的目的。若再重新使用,重复上述步骤即可。但将阻车钉连环板压紧,将弹簧绷紧的阻车钉连环板置入便携遥控阻车拦截器的箱中,十分麻烦,费劲,亦十分危险。通常用阻车钉连环板收杆完成阻车钉连环板的收起工作,阻车钉连环板收杆由带有凹槽的铝型材做杆体,杆体一端设有翻扣,另一端为封闭结构。将阻车钉连环板压紧后杆体上的凹槽从阻车钉连环板中部的凸舌穿过,从而使阻车钉连环板固定在杆体上,而后,再将弹簧绷紧的阻车钉连环板置入便携遥控阻车拦截器的箱中,再打开翻扣,取下阻车钉连环板收杆。由于阻车钉连环板收杆无提手和缩紧机构,使其上的阻车钉连环板固定不稳,更不利于提带、放置阻车钉连环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阻车钉连环板收杆自动锁扣装置,具有自动锁扣装置,能方便、稳妥、安全地提带、放置阻车钉连环板。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位于铝材收杆一端外侧面竖向设有开槽,开槽内滑配有锁钩把,锁钩把下端与位于铝材收杆另一端的锁钩上端连接,锁钩与对应的铝材收杆之间设有弹簧,在锁钩外侧的铝材收杆上通过轴销轴接锁扣架的中端,锁扣的下端通过固定销连接锁舌,锁扣的上端伸出铝材收杆位于锁钩把上端形成拉杆提手。上述结构设计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有自动锁扣装置,能方便、稳妥、安全地提带、放置阻车钉连环板。还具有便携、体轻、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和使用效果好和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闭过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闭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阻车钉连环板收杆自动锁扣装置,主要由铝材收杆6、弹簧7和拉杆提手8所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端仍设有翻扣,而另一端为改进的自动锁扣装置,翻扣和铝材收杆均为传统结构。自动锁扣装置是位于铝材收杆一端外侧面竖向设有开槽,开槽内滑配有锁钩把9,锁钩把下端与位于铝材收杆另一端的锁钩5上端连接,锁钩与对应的铝材收杆之间设有弹簧。推动锁钩把,锁钩把可带动锁钩沿铝材收杆向翻扣方向(箭头所指方向)滑行,而后在弹簧作用下自动复位。在锁钩外侧的铝材收杆上通过轴销4轴接锁扣架1的中端,锁扣的下端通过固定销2连接锁舌3,锁扣的上端伸出铝材收杆位于锁钩把上端形成拉杆提手。
所述的锁扣架呈Z字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由带有凹槽的铝型材做杆体,杆体一端设有翻扣,另一端为自动锁扣装置。
使用时,将阻车钉连环板压紧后杆体上的凹槽从阻车钉连环板中部的凸舌穿过,从而使阻车钉连环板固定在杆体上,而后,将拉杆提手向后转动(按箭头所指方向),当拉杆提手段的锁扣架与杆体平行后,锁扣架下端的锁舌正好卡顶在锁钩上,在弹簧作用下锁钩卡入锁舌槽内,使两者自动锁死。同时,锁钩另一端亦卡紧压紧的阻车钉连环板,握住拉杆提手可方便安全地携带阻车钉连环板。需要开启时,只需推动锁钩把,压缩弹簧,使锁钩脱离锁舌,反向转动拉动提手,即可将弹簧绷紧的阻车钉连环板置入便携遥控阻车拦截器的箱中,而后关闭箱。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锁扣装置,能方便、稳妥、安全地提带、放置阻车钉连环板。还具有便携、体轻、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和使用效果好和方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泉涌,未经唐泉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7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