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微孔留置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5576.1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6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祝胜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祝胜美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可以留置在体内的软管,可作为输液用,特别是作为在术后皮肤切口下输注局麻药或止痛药使用的多微孔留置管。
背景技术
随着病人对术后止痛要求的提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止痛器械,微量输液泵是常见的止痛器械,它可以用于静脉、硬膜外或皮下输液,但它必须与静脉留置针或硬膜外导管连接,才能达到止痛作用。静脉自控镇痛和皮下自控镇痛都只能输注止痛药,不能输注局麻药,而硬膜外自控镇痛可以输注局麻药和止痛药,但必须留置硬膜外导管,这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的可以导致截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代替传统的止痛器械,进行局麻药和止痛药的输注,而且结构合理、安全可靠,使切口皮下镇痛成为持续的、可控的;避免或减少使用止痛药,埋入体内的多微孔留置管的有孔段是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取长度的,适用于每个病人。
本使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多微孔留置管,其包括:软管和接头;其中软管是主要部分,是一根细长的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很好的管,前端是盲端;软管分为有孔段和无孔段,有孔段用于留置到切口皮下或腹膜外(即体内),有孔段的管壁四周有均匀一致的微孔,微孔直径应小于0.5毫米,间距大于1毫米,有孔段的长度应大于10毫米;无孔段延伸到体外,并与接口连接,无孔段长度应大于10毫米;软管直径应小于3毫米,内径应大于微孔孔径,软管外观为圆形,内壁为圆形或三角形,三角形更具有抗折功能;管体在X光线下可显影;接头是一个独立部分,它有两端,一端接入软管,并可以卡紧软管,以防脱开,另一端是标准注射器的接口,两端相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多微孔留置管,其包括:软管1和接头2;其中软管1上有均匀分布的侧孔1.1。
当外科医生缝合腹膜及腹肌筋膜后将多微孔留置管的有孔段放入,有孔段的长度与切口长度一致,多余部分剪掉,再缝合皮下层和皮肤,将多微孔留置管的无孔段放到皮肤外,并作适当固定,使多微孔留置管的软管1与接口2连接通畅,将配制好的局麻药或止痛药通过输液泵或止痛泵注入多微孔留置管,因为管壁1上有许多微孔1.1,药液扩散到切口周围,阻断切口周围的痛觉神经,起到镇痛作用。因为药液注入速度和剂量是被控制的,并且是连续的,所以镇痛作用是持续的。当病人不再需要镇痛时,去掉皮肤上的固定物,将多微孔留置管的有孔段从体内拔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微孔留置管使切口皮下镇痛成为持续的、可控的,并且避免或减少使用静脉等止痛药,埋入体内的多微孔留置管的有孔段是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取长度的,适用于每个病人。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做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胜美,未经祝胜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55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与电源电路
- 下一篇:留置型神经阻滞套管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