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童车、童床尿不湿护底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4935.1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590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秦正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正江 |
主分类号: | B62B9/10 | 分类号: | B62B9/10;A47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京楠 |
地址: | 476700河南省宁陵***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童车 童床尿不湿护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童床的组件,特别涉及童车、童床的护底板。
背景技术
传统童车、童床的护板、底板均为实心板材,重量大、不美观,安装、拆卸麻烦,婴幼儿小便后会存水,可能沤坏婴幼儿皮肤,板材受潮易变形,为此,一些生产厂家将童车、童床的底板、护板改为开有漏水孔的镂空的形状,虽然不会存水,不会沤坏婴幼儿的皮肤,但是却产生了新的问题:童车的底板、护板通常是薄塑料板,镂空后,强度大为下降,在婴幼儿的重压下,其周边很容易破裂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车、童床尿不湿护底板,抗压强度大,不易破裂损坏,坚固耐用,安装、拆卸方便,不会存水、不易受潮变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童车、童床尿不湿护底板,包括基板,基板上布满通孔,其特征是:所述基板的背面设置有框形的加固支架,该加固支架的边框形状与基板的周边轮廓对应相符,该加固支架由金属管焊接而成。
所述加固支架通过铆钉与基板连接在一起。
所述基板的背面布置有两组横向加强筋,该两组横向加强筋与基板一体注塑成形,每组横向加强筋由两个横向的筋条构成,该两组横向加强筋分别布置在基板背面的两个横向边缘上。
所述基板的背面布置有多组纵向加强筋,各组纵向加强筋与基板一体注塑成形,每组纵向加强筋由两个或三个纵向的筋条构成,各组纵向加强筋沿基板背面纵向方向均布。
所述加固支架的边框内设置有腹条。
所述基板的边缘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凸出的插块,插块与基板一体注塑成形,每个插块的背面设置有管箍,所述加固支架的边框卡入在所述管箍中。
所述插块为倒置的梯形形状。
所述通孔为纺锤形。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童车、童床尿不湿护底板,开有通孔,重量轻,不会存水,底板不会受潮变形,安装、拆卸方便,设置有加强筋和加固支架,坚固耐用,抗压强度大,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不易破裂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背视图。
图3是图2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背视图。
图6是图5的分解图。
图7是加固支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加固支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
1童车、童床尿不湿护底板 2基板 3通孔
4横向加强筋 5纵向加强筋
6加固支架 7腹条
8铆钉 9平面区域
10加固支架 11插块
12管箍 13腹条 14腹条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童车、童床尿不湿护底板1,包括基板2,基板2上布满通孔3,通孔3为纺锤形。基板2的背面布置有横向加强筋4和纵向加强筋5,横向加强筋4有两组,该两组横向加强筋4与基板2一体注塑成形。每组横向加强筋4由两个横向的筋条构成,该两组横向加强筋4分别布置在基板2背面的两个横向边缘上。
纵向加强筋5有多组,各组纵向加强筋5与基板2一体注塑成形。
每组纵向加强筋5由两个或三个纵向的筋条构成,各组纵向加强筋5沿基板2背面纵向方向均布。
基板2的背面设置有框形的加固支架6,本实施例中,基板2为方形,加固支架6的边框与基板2周边轮廓对应相符,加固支架6的边框由扁铁管焊接而成,加固支架6的边框内设置有纵向的腹条7。腹条7也由扁铁管构成,腹条7与加固支架6的边框焊接在一起。
加固支架6通过铆钉8与基板2连接在一起。基板2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印制艺术字的平面区域9。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4、图5、图6,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童车、童床尿不湿护底板1,包括基板2,基板2上布满通孔3,通孔3为纺锤形。基板2的背面布置有横向加强筋4和纵向加强筋5,横向加强筋4有两组,该两组横向加强筋4与基板2一体注塑成形。
每组横向加强筋4由两个横向的筋条构成,该两组横向加强筋4分别布置在基板2背面的两个横向边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正江,未经秦正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4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