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清除污泥的滚筒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3316.0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21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士强;耿德群;周春和;张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04 | 分类号: | B65G23/04;B65G39/07;B65G45/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刘 星 |
地址: | 23205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清除 污泥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械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的滚筒。
技术背景:
目前带式输送机的滚筒由轴、端盖和筒体等零件构成,筒体为圆柱形空筒,由钢板通过卷筒、焊接、加工而成,筒体的二端和端盖固接,轴安装在筒体内并和筒体同心,其二端从端盖穿出并和端盖固接,轴的二端和输送机支座上的轴承配合连接。由于煤矿井下现场条件恶劣,带式输送机的滚筒在使用过程中,因潮湿等原因,粘附严重,没有有效地办法来清理,目前只有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来清理,清理工作十分困难,不仅需要停机来完成清理工作,而且清理很难彻底,长期以来,因清理滚筒而影响了煤炭生产运输工作,同时,也降低了胶带和滚筒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自动清除滚筒上粘附物的自动清除污泥的滚筒。
一种自动清除污泥的滚筒,包括圆柱形筒体,其特征是,筒体上有槽,筒体内设置有圆锥形排料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筒体上槽的设置,特别是螺旋形槽的设置,使筒体在旋转过程中,通过筒体和皮带之间的相对运动,使筒体上的粘附物从螺旋形的槽中落入筒体内,同时,皮带上被清扫下来的附着物,也可通过螺旋槽落入筒体内,再通过筒体内的锥形排料筒自动滑出滚筒,达到不需人工清扫,自动完成清除污泥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标号:1外筒圈,2排料筒,3加强筋板,4左筒体,5内筒圈,6右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所述筒体分为左筒体4和右筒体6,筒体上的槽为螺旋形槽,左筒体4上的螺旋形槽的螺旋方向为左螺旋或右螺旋方向,右筒体6上的螺旋形槽的螺旋方向为右螺旋或左螺旋方向,即右筒体6上的螺旋形槽的螺旋方向和左筒体4上的螺旋形槽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圆锥形排料筒2为中间大二头小的二个锥筒构成,二个锥筒通过内筒圈5固接在一起;排料筒2和筒体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3,左筒体4和右筒体6的外端均设置有外筒圈1。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可以由钢板条在模板上缠绕制成,螺旋形槽为钢板条缠绕成筒体后自然形成。工作时,随着简体的转动、设备运转引起的震动以及筒体和皮带之间的相对运动,简体上的粘附物会在上述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顺槽落在排料筒2上,并沿着排料筒2的斜坡下滑至筒外,完成粘附物的自动清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凯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3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