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干法萃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2200.5 | 申请日: | 200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0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非;万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小非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B01J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46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萃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萃取植物中有效成分的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微波干法萃取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微波从有关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装置,即微波萃取装置,当前有多种形式,但大多数为湿法萃取装置,即采用将细分的植物或副产品与萃取溶剂混合装在一个容器中共同接受微波辐照加热萃取,此类装置普遍存在萃取时间长,能耗大,产品杂质多,分离提纯困难以及无法连续工业化生产等不利因素,故实际投入生产应用较少,且成本高,不易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高效、快捷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行业中。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波干法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先对干物料进行辐照加热,使其充分脱水、膨化后再加入溶剂进行萃取。
该装置包括萃取部件,搅拌部件,微波辐照加热部件组成。其特点是:所述的萃取部件由多个带有滤网空腔和下料平闸阀的圆形筒体经联接法兰组合而成,所述的搅拌部件由电机、减速器、搅拌轴、密封轴套和搅拌桨叶组成,所述的微波辐照加热部件由安装在顶部和圆筒外周边的多组微波发生器和防护罩组成。
上述微波发生器频率为2450兆赫或915兆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经细分的植物干物料进入第一层萃取器后,在搅拌翻动状态下充分接受微波辐照,促使干物料中的水分快速发热、汽化、膨胀并撑破细胞壁逸出,在干物料升温脱水的同时料粒得到了膨化,此时加入的常温溶剂迅速的通过因膨化而形成的微孔进入到料粒内部对标的物进行解吸,因此大幅度的节省了萃取时间和溶剂用量,提高了标的物品质和得率,从而达到节能、高效、快捷萃取植物有效成分的目的。
经首次萃取后的物料被及时排到下面各层重复萃取的同时,第一层又开始新一轮的进料、辐照和萃取作业,从而达到了相对连续萃取的目的,适应于工业化生产。
全过程在密封的状态下进行,对某些有效成分含量少、对光和空气敏感的植物标的物萃取尤为有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料器1、电机2、减速器3、排汽阀4、防护罩5、微波发生器6、联接法兰7、搅拌桨叶8、滤网空腔9、进溶剂闸阀10、排液闸阀11、密封轴套12、排汽孔13、排料口14、排料孔15、下料平闸阀16、搅拌轴17、筒体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中,电机2启动后,动力经减速器3带动搅拌轴17和搅拌桨叶8旋转,经过细分的植物干物料由进料器1进入第一层萃取器,达到规定数量后关闭,开启微波发生器6对干物料进行辐照加热至规定要求时,溶剂由溶剂泵P1经进溶剂闸阀10、滤网空腔9从料层底部逆向压入萃取器对物料进行萃取。达到阶段工艺要求后,混合液在真空泵P2产生的负压吸引下经排液闸阀11排出。然后开启下料平闸阀16,物料由搅拌桨叶驱动经排料孔15落入第二层萃取器中,与此同时第一层又开始新一轮的进料、辐照加热和萃取作业,从而达到相对连续萃取的目的。
物料在第二层及以下各层中重复上述程序进行萃取,在达到总体工艺要求后料渣经排料口14排出。
搅拌轴17为中空管制成,轴上设有排汽孔13,各层中因加热产生的混合汽体从排汽孔13上升到第一层后,经排汽阀4排出进入冷凝回收工序。
搅拌轴在过层处设有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密封轴套12,以保证上层液体不向下层泄漏;
防护罩5由可防止微波泄漏的材料制成。
溶剂由溶剂泵P1提供压力,并在进入各层萃取器时反冲滤网以达到清洗目的。
混合液由真空泵P2产生的负压抽出进入蒸馏浓缩工序。
料渣排出后进入蒸脱回收溶剂和干燥工序。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装置的层数按萃取标的物提取工艺条件设定,可进行增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小非,未经郑小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2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