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件自动加工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1604.2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66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丁雷敏;刘家真;魏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添财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331江苏省昆山市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加工设备,特别是用于将长的原料管加工成短管,并在管壁上冲孔,在冲好的孔中压入耐磨套,并在短管的两端压入端盖的自动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动伸缩门作为门禁系统中的一部分,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住宅小区、公寓、银行、公司或工厂、大学及政府单位等处,其伸缩门部分主要由外框和相互铰接在一起的多个连杆构成,其中的连杆通常是用一根较长的空心管材按照需求裁切成多根特定长度的短管,并在短管上冲孔、在冲好的孔上压入塑料的耐磨套以安放连接用的铰轴,最后在短管的两端部压入端盖。
采用自动化方法加工连杆,由于需要在原料管上进行一连串的冲孔,而冲孔时一般为防止原料管发生变形,都会在管件内部放置一穿心杆,按照一般的管件加工方法,自后向前送料,在管件前端冲孔并压入耐磨套,穿心杆的固定存在困难:如果将穿心杆自原料管的前端穿入的话,由于冲孔后会在管件的内壁上留下毛刺,当管件向前移动时,穿心杆与管件上逐渐增加的毛刺之间的摩擦会势必会增大,因此不容易精确控制管件的进给量,另外,穿心杆在原料管的前端穿入,也不便于自动化压入耐磨套;如果穿心杆自原料管的后方穿套进入,由于原料管过长因此穿心杆无法固定。
由于上述技术困难无法克服,因此目前耐磨套和端盖都是通过手工压装在短管上的,而手工作业的工作效率低下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的自动加工设备,其可自动完成冲孔、压入耐磨套、裁断以及两端压端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件自动加工设备,它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有穿心杆、冲孔机构、耐磨套压入机构、截断机构、夹持工件向前或向后移动的进给机构,所述的穿心杆自所述的工作台的前端部延伸至所述的冲孔机构处;
所述的冲孔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工作台上的U形定位模以及其上设置有冲针的冲头;
所述的耐磨套压入机构包括耐磨套自动喂送装置、耐磨套压头;
所述的截断机构包括切割轮、分别位于所述的切割轮前侧和后侧的夹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进给机构包括沿所述的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的齿条、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台上的送料座,所述的送料座上具有原料管夹头、电机以及与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齿轮,所述的齿轮与所述的齿条相啮合。
所述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的截断机构侧部的端盖压入机构以及用于将截断的管件传送至端盖压入机构处的传送机构。
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台上的支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支架上的机械手臂,所述的机械手臂上具有可垂直升降的夹爪。
所述的端盖压入机构包括用于支撑短管的托模、一对分别设置在短管两侧的端盖压头以及端盖自动喂送装置。
它还包括下料架、设置在所述的端盖压入机构侧部的用于将加工好的短管推入下料架的卸料气缸,所述的托模连接在所述的卸料汽缸的活塞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穿心杆位于原料管的前端,每次冲孔完毕后,原料管都会后退,因此冲孔后的毛刺不会与穿心杆进行摩擦,既保护了穿心杆,也有利于进给机构精确控制进给的距离;另外,穿心杆的后端部处于冲孔位置与耐磨套之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穿心杆与耐磨套压入机构干涉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现管件的自动冲孔、压耐磨套、裁切以及压端盖,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省略进给机构);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孔机构及耐磨套压入机构的立体图(省略耐磨套自动喂送装置);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截断机构的立体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盖压入机构的立体图(省略端盖自动喂送装置);
附图6为附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进给机构的立体图;
其中:
1、工作台;
200、定位块;201、穿心杆;
300、冲孔机构;301、油缸;302、定位模;303、冲头;
400、耐磨套压入机构;401、耐磨套压头;402、第一气缸;403、耐磨套震动盘;404、耐磨套传送导轨;
500、截断机构;501、切割轮;502、夹模;503、第二气缸;504、吸风罩;
600、进给机构;601、原料管夹头;602、齿条;604、电机;605、送料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添财,未经庄添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1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放大器的自适应前馈控制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线缆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