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稠油叶轮自动旋转高效降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0210.5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甘振维;林涛;赵海洋;邓洪军;张志宏;刘榧;张建军;柏森;黄云;杨祖国;杨映达;任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自动 旋转 高效 降粘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从井中开采油的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井中安放、锁定、拆卸或取出工具、封隔器或类似物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井下液体混合工具的种类较少,主要为静态混配器,它是采用在管道内安装相互垂直的异型模版,形成特殊通道的方法改变流经介质的流动状态来使两种或多种介质得到混合。但是,对于高粘稠油掺稀及化学降粘时,由于稠油油质较稠,流动过程中运动摩阻较大,容易堵塞混配器。另外,在通过混配器时,井筒流动介质多次与挡板接触而改变流动方向,压降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井产量。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外加动力的稠油叶轮自动旋转高效降粘器,解决了井筒流动介质压降较多的问题,它包括筒体、轴承、中心轴和叶轮,在筒体两端设置有轴承和接头,接头为外螺纹和/或内螺纹,中心轴两端与轴承连接,在中心轴上设置有叶轮,叶轮沿轴向等距设置2~6个,并套接在中心轴上,叶轮之间设置有限位套,叶轮与轴承之间也设置有限位套,叶轮是由4~6个叶片组成的圆弧扭曲叠加式叶轮,叶片厚度为4mm,叶片外径为筒体内径的0.9倍,轴承通过螺纹与筒体连接,在中心轴两端轴承外侧设置有螺母,在螺母与轴承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与轴承焊接,筒体两端的接头能够与油管连接,螺母固定轴承,增加了轴承的抗挤压能力,叶轮叶片旋转时能改变液体流态、增加液体流速,降低摩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拆卸方便,安全实用,成本低,是一种无需外加动力、混合效率高、压降低、不改变油井生产工艺、不影响油井产量的井下稠油高效降粘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稠油叶轮自动旋转高效降粘器做进一步的说明,它包括筒体4、轴承2、中心轴5和叶轮6,在筒体4两端设置有轴承2和接头1、9,接头1、9为外螺纹和/或内螺纹,中心轴5两端与轴承2连接,在中心轴5上设置有叶轮6,叶轮6沿轴向等距设置2~6个,并套接在中心轴5上,叶轮6之间设置有限位套10,叶轮6与轴承2之间也设置有限位套3,叶轮6是由4~6个叶片组成的圆弧扭曲叠加式叶轮,叶片厚度为4mm,叶片外径为筒体4内径的0.9倍,轴承2通过螺纹与筒体4连接,在中心轴5两端轴承2外侧设置有螺母8,在螺母8与轴承2之间设置有弹簧7,弹簧7一端与轴承2焊接,筒体4两端的接头1、9能够与油管连接,螺母8固定轴承2,增加了轴承2的抗挤压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2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局部反循环磨铣工具
- 下一篇:一种桅杆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旋挖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