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稠油井下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0202.0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14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翟科军;刘练;樊凌云;赵刚;王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416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取样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稠油井生产过程中的井下取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特稠油井和超稠油井的井下取样装置。
二、背景技术:
针对超深、超稠、高压、高温、高含硫化氢、高粘度和高矿化度的稠油油藏,目前常规的PVT取样器因受到原油粘度、油层温度的影响,下入井内的PVT取样器原油无法进入取样腔中,密封圈也将失效,取不到高压物性样,复杂井况和高含硫化氢也给下入井内的PVT取样器带来极大的风险。同时特稠油和超稠油在常温下,地面失去流动性,无法从取样腔中取出。传统的PVT取样器无法实现井下直接取样,只能采用配样的方式实现PVT分析,通过地面取气样、井下取稠油样的方式完成PVT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为储量计算提供高压物性参数,同时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调整提供依据。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风险小、成本低、尤其适用于特稠油和超稠油的稠油井下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稠油井下取样装置,包括上接头、上取样筒、中间接头、下取样筒、限位销、密封钢球和下接头。上取样筒两端分别和上接头与中间接头旋接,旋接处设有限位销。中间接头下端旋接下取样筒,旋接处设有限位销。下接头为中心开有通孔的空腔体,其旋接在下取样筒下端。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两超五高”井的井下取样难题,满足采用配样方式实现PVT分析的井下取样要求。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取样量大的特点,同时相比传统PVT工艺,具有施工风险小、作业成功率高、生产成本的的优势。
四、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稠油井下取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稠油井下取样装置与加重杆和电缆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稠油井下取样装置地面放样示意图。
图例:1、上接头,2、上取样筒,3、中间接头,4、下取样筒,5、限位销,6、密封钢球,7、下接头,8、加重杆,9、钢丝绳帽,10、电缆,11、电加热套,12、电瓶。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3所示,稠油井下取样装置包括上接头(1)、上取样筒(2)、中间接头(3)、下取样筒(4)、限位销(5)、密封钢球(6)和下接头(7)。上接头(1)为下端敞口的空腔体,在其上端设有螺杆,下部外壁开有外螺纹,敞口内腔上端为圆锥孔,在圆锥孔顶部开有与外壁相通的流通孔。上取样筒(2)和下取样筒(4)具有相同的结构,均为中心穿孔的空腔体,在两者内壁上、下部均设有内螺纹,上取样筒(2)两端分别和上接头(1)与中间接头(3)旋接,旋接处设有限位销(5)。中间接头(3)为中心开有通孔的空腔体,在其外壁上、下部设有外螺纹,中间接头(3)下端旋接下取样筒(4),旋接处设有限位销(5)。下接头(7)为中心开有通孔的空腔体,其旋接在下取样筒(4)下端。下接头(7)通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空腔内放置密封钢球(6),两者配合形成密封。下接头(7)外壁上端设有外螺纹和销钉孔,下端为外倒锥结构,起到导向引入作用。限位销(5)为实心圆柱体,安装在销钉孔内,防止密封钢球(6)进入到下取样筒(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