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形滚动扶正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0101.3 | 申请日: | 200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6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树仁;张军;刘远航;李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树仁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滚动 扶正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抽油杆扶正器,尤其涉及一种球形滚动扶正器。
二、背景技术:现今油井的油管中使用的扶正器主要包括滚轮扶正器和旋转式扶正器。在热采油井中使用铁轮扶正器,会把油管上磨一条沟槽,有时会因为销轴断掉把抽油泵卡死,影响生产。在油井中使用旋转式扶正器,会因为抽油杆偏磨而把扶正器的扶正套挤在油管壁上,使扶正套旋转不了,这样就会出现扶正套一边完好,另一边磨损过度而损坏,扶正器杆体就会与油管摩擦,损坏油管,并且旋转式扶正器会产生一定的摩擦阻力,阻碍抽油杆工作。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摩擦阻力小,减轻抽油机载荷,扶正及防偏磨效果好的球形滚动扶正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球形滚动扶正器整体连接各段抽油杆,位于油管内,其由杆体,活络装设在杆体表面的滚轮组成。杆体两端开有带内螺纹的丝口,抽油杆端部与其旋接。在杆体表面由上至下开有至少三对轮槽。在每对轮槽底面中心穿有销轴,销轴两端伸出轮槽底面,端部活络连接滚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把传统的滚轮滑动旋转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使接近点接触的滚动变成线接触。球形滚动扶正器改善抽油杆受力状况,摩擦阻力小,减轻了抽油机载荷,扶正及防偏磨效果好,可以二次使用,降低了成本、提高泵效、延长修井周期。
四、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球形滚动扶正器结构示意图。
图例:1、丝口,2、滚轮,3、垫片,4、轴承,5、销轴,6、杆体,7、轮槽,8、油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球形滚动扶正器整体连接各段抽油杆,位于油管8内,其由杆体6,活络装设在杆体6表面的滚轮2组成。杆体6两端开有带内螺纹的丝口1,抽油杆端部与其旋接。在杆体6表面由上至下开有至少三对轮槽7,各对轮槽7间距相等或不等。轮槽7底面为矩形,各对轮槽7沿杆体6轴心对称。在每对轮槽7底面中心穿有销轴5,销轴5两端伸出轮槽7底面,端部活络连接滚轮2。滚轮2为球缺形,其底面中心设置轴承4,轴承4与滚轮2间垫有垫片3,销轴5两端穿于轴承4内。各销轴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夹角为30-120度,优选30度、60度、120度。为减小滚轮2与油管8内壁摩擦,截去滚轮2端部,使滚轮2形成为缺少球缺形顶部的球缺。
滚轮2圆弧表面与油管8内壁圆弧面相符,这样就使球形滚动扶正器在油管8中,无论是在哪个方向转动,始终保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滚轮2与油管8线接触,即可达到平衡稳定状态,又使滚轮2和油管8间摩擦最小。扶正器在工作过程中不会损伤油管8,更不会把油管8磨破,出现漏油现象,这样会减轻抽油机载荷,还可以二次下井使用。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树仁,未经孙树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材镀膜机
- 下一篇:一种车门玻璃升降结构